除了电信运营商的基站建设和网络开通之外,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5G通信芯片价格逐步下降,导致5G智能手机的价格正在接近普通大众的心理门槛。 腾讯科技讯 2020年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对于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包括居家工作在内的一些影响将是永久性的。此外,新冠疫情也将推动一些新技术的普及和部署。据外媒最新消息,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5月11日发布了新的预测信息,该公司表示,由于这一次全球性新冠病毒爆发的影响,预计到2025年,全球5G用户将从之前预测的26亿增加到28亿左右。 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远程工作,尽管与疫情相关的经济不确定性,电信行业仍是少数经历需求激增的行业之一。 “从长远来看,我们预计2025年将有28亿5G用户,”爱立信战略营销主管帕特里克·瑟沃尔(Patrik Cerwall)在这家电信设备制造商举办的一个网络研讨会上表示。 众所周知的是,2019年被称为全球5G通信的元年,美国、韩国等一批领先国家和运营商首先启用了5G通信,但是总体而言基站数量十分有限,5G用户纷纷抱怨信号覆盖不理想,使用体验不佳,另外网速还没有实现预期的数千兆水平(理论上应该达到传统光纤上网水平)。 进入到2020年,更多的国家和运营商开始推出5G通信服务。比如在三月份,日本的三大运营商一个接一个推出了5G通信服务。 除了电信运营商的基站建设和网络开通之外,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5G通信芯片价格逐步下降,导致5G智能手机的价格正在接近普通大众的心理门槛。行业内预计今年将会出现更多的中低端5G智能手机,此外,全球三大智能手机巨头之一的苹果也将会在今年秋季发布该公司第一批5G手机。 随着5G技术推进,爱立信公司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测。2018年,该公司最早预测到2024年,全世界5G通信用户将达到15亿人,相当于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六分之一。最新的预测比这个水平增加了13亿人。 在新冠疫情期间,电信行业迎来了繁忙和业务火爆时期。全球不计其数国家实施了居家令,成年人在家里远程办公,孩子们则是在家里上网课,一家人还通过网络视频等寻求娱乐消费,这些场景极大提高了电信网络的应用负载。为了避免互联网拥堵,YouTube、奈飞等网络视频公司纷纷暂时降低了视频分辨率,以便把网络带宽留给学校师生、医疗机构等更加重要的行业。 需要指出的是,在欧洲地区新冠疫情期间,5G网络还面临了另外一种威胁,由于网络上出现了“5G通信技术导致了新冠病毒”这样的阴谋论,许多欧洲国家发生了5G移动基站被烧毁的现象,为此一些国家的政府和电信公司也紧急进行了澄清。 韩国是全世界第一个商用5G网络的国家,今年三月底,韩国几大运营商在5G商用第一年内获得了500万用户。另外,全球电信行业组织GSMA预测今年年底,全球5G用户将会达到7000万人。(腾讯科技审校/承曦)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