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环保部长承认冬季重污染改善幅度小 称内疚自责

2017-01-07 12:36:30

陈吉宁“夜探”北京重污染应急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硕)京津冀“超长”重污染过程仍在持续,6日晚20时,环保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重污染情况回答媒体提问。在环保部的二层多功能厅里,17家媒体三面围坐,陈吉宁站在发言台前回答媒体提问。

  发布会提前5分钟开始。陈吉宁进场后和媒体寒暄道,“今天就是来回答大家提问的”。但他表示,在这之前,要先做个简单介绍,这也是“之前别人提给我的疑问”。这几年的大气治理方向到底对不对?措施是否管用?

  陈吉宁说,自去年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多起大面积、长时间的重污染过程,大家感到很焦虑,作为环保部长,看到雾霾天,也感到内疚和自责。

  陈吉宁表示,《大气十条》实施4年来,大气治理方向是对的,治理措施是管用的,空气质量是有改善的,改善速度甚至比发达国家还快一些。但他坦承,必须直视的问题是,“我们对于冬季重污染有改善,但幅度小”。

  “为什么冬季之前,这些措施都是管用的,但是到了冬季之后,措施就不管用了?”陈吉宁说,“现在看来,我们的措施还不够”。

  陈吉宁认为,目前,大气治理还处在负“重”前行阶段。京津冀有多重,京津冀及周边6个省市,占全国7.2%的面积,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单位面积的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的4倍左右,钢铁产量3.4亿吨,占全国的43%,焦炭产量占全国的47%,电解铝产量占全国的38%,平板玻璃产量占全国的33%,水泥产量占全国的19%,“这些可都是烧火的家伙儿”。

  此外,京津冀及周边还有大量的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化工产业。京津冀的煤电机组占全国的27%,机动车保有量占全国的28%,特别是重型车保有量,占比将近30%。调整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后面是复杂的因素,比如就业问题,所以大气治理必须是比较长的时期,比较长的过程。

  陈吉宁表示,这几年,冬季的问题确实没有很好解决。冬季的气象条件,比想象的更不利,更复杂。目前环保部正在加班加点地研究,提出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解决冬季污染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