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快报 查看内容
Formnext 2025:歌尔光学展示高精度3D打印及视觉检测全方案高频科技一体式智能超纯水系统:高纯度水质短周期交付BOE(京东方)“焕新2026”年终媒体智享会首站落地上海 AI焕新重塑显示行业新范式天玑座舱 S1 Ultra,3nm 旗舰座舱芯片为深蓝 L06 赋予越级智慧!华为乾崑生态大会即将启幕,MoLA重塑智能座舱发展方向酷学院AI Learning重磅发布:五大AI Agent重塑企业培训学习新模式营销新主力,上场!「智屏视界」重磅发布,开启OTT营销新纪元光轮智能完成数亿元 A 轮及 A+ 轮融资,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当算力追逐遇上数据瓶颈:DRAM成AI价值链重构的战略中枢东软集团与福州新区签约 数据价值化研发中心同步揭牌追《水龙吟》超上头!不需要花钱开会员,鸿蒙有礼让我免费薅广汽昊铂首获时速120公里L3高速测试牌照,高阶智驾迈入实用化新阶段谷歌于Gemini 3系列大模型发布《渡神纪:芬尼斯崛起》免费送 华硕B850主板带你喜加一软通华方:一个新品牌的第29年,锚定中国智算“领军路”以技术远见构建未来体验 三星Galaxy手机加速移动AI普及海优威:让玻璃学会“思考”——PDLC调光膜的三次技术跃迁国际权威认证:东软荣获PMI(中国)项目管理大奖DTC2025|TCL华星印刷OLED小尺寸突破,全产业技术创新布局“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荣誉揭晓 以影像续写电影梦

致敬平凡中的伟大!买菜、送餐、送快递...他们这样守护着150多栋楼的居民!

2020-05-19 09:42:38 来自: 央视财经

眼下,很多地方的社区防控并没有放松。但疫情防控期间,孤寡老人都出不了门,柴米油盐,还有看病、拿药都不能断,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压在了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的身上。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采访了来自北京一个普通社区的志愿者群体。

因为老人无意间的一句话 她放弃了工作机会成为志愿者整整24年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东里社区,前身是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家属宿舍,小区里这50多栋小楼,大部分都是上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里面居住着4000多户、14000多人, 其中有4000多人都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老职工

疫情期间老人们看病就医,成了社区最棘手的问题。几天前,88岁的社区居民关佩松突然感觉腿疼,疼得走不了路,八里庄东里社区志愿者梁会兰和同事只能推着关佩松去社区医院检查。还好,关奶奶只是脑血管出现动脉硬化,暂时不会危及生命。

梁会兰和同事带关佩松去医院

关奶奶家住的地方只有13平方米,1954年搬进来,到现在已经住了66年。梁会兰他们送关奶奶进家之后就开始收拾屋子,照顾了关奶奶6年,他们和关奶奶之间就和亲人一样,关奶奶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社区志愿者,她就下不了楼,吃不了饭,甚至可以说是“只能在这里等死”。

志愿者为关佩松打扫房间

疫情期间,关奶奶从没有担心过生活,因为她知道身边有这些志愿者孩子,有人帮她买菜,有人帮她做饭,心里很踏实。每次梁会兰他们来的时候,是关奶奶最开心的时候,他们一边干活,一边跟她聊天,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东里社区居民关佩松

从关奶奶家出来,已经12点多了,顾不上休息,他们又赶去另外一位社区居民王肃林老人家里为她蒸馒头、包包子。

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做饭

上锅蒸饭的时候,梁会兰他们又抓紧时间为王奶奶打扫屋子。整理床铺、擦家具、消毒,忙活完了,梁会兰又为王奶奶剪起了指甲。

为王奶奶剪指甲

王肃林今年80岁,此前也是京棉二厂的退休职工。丈夫去世早,儿子张伟出生不久就发现患上了唐氏综合症。为了给儿子看病,王肃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每个月母子俩仅靠微薄的工资,勉强维持生活。节衣缩食,日子过得很苦。

王肃林和她儿子

2019年,年近80岁的王奶奶,突发大面积脑梗,干起家务活儿明显感到力不从心,身体每况愈下,更放心不下儿子。虽然盼着志愿者,但是看到他们每天来回奔波,王奶奶又很心疼。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东里社区居民王肃林

下午1点多,梁会兰才带着大家回到志愿者服务站吃饭,他们一上午忙得连口水都没顾上喝

志愿者服务站

梁会兰是这个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也是发起人。1995年,只有19岁的梁会兰只身一人,从河北来到京棉二厂,成为了一名挡车工。2006年单位改制,梁会兰下岗了。本来,她可以借着找工作的机会,离开八里庄社区。 但一位老人无意间的一句话打动了梁会兰,最终选择留在社区,继续照顾那些老人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东里社区志愿者梁会兰

信任既是责任,也是动力,2011年,梁会兰在街道工委和社区党委的帮助下, 成立了一支以她名字命名的“会兰孝亲敬老服务队” ,受到梁会兰的感染,有百余居民也加入了她的服务队当中。

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志愿者团队 义务为4个社区、 150多栋楼的居民服务

梁会兰这个服务团队平均年龄都超过了50岁,在八里庄街道为4个社区,150多栋楼的居民已志愿服务近9年。为了解决疫情期间老人们买菜不便的问题, 梁会兰他们每周会给社区的老人们买菜,并送到老人家里,对老人做一次家访

志愿者送菜

梁会兰他们很细心,对老人生活上的细节特别注意,走访时发现居民周奶奶家地板革翘起来了,为了防止老人在家被绊倒,他们赶紧处理。

帮居民修地板

疫情期间,小区先后有300多外地返京人员需要进行居家观察,18 名社区工作人员要负责送餐、送快递、买菜,倒垃圾……一天都没休息过。为了缓解社区的工作压力, “会兰服务队”承担起了为居家观察人员送餐、送快递的任务

每天饭点儿,是志愿者团队最忙的时候。今年66岁的志愿者白静远,为了让居家观察的居民吃口热乎饭,每次送餐都跟打仗一样,来去匆匆。

白静远为居家观察人员送餐

除了送饭,送快递也是一件繁重的工作。 五六十岁的志愿者拎着大包小包,每天爬上爬下送快递,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但是他们都没有怨言 ,梁会兰是他们心目中学习的榜样和坚持下去的动力。

每天拎着大包小包穿梭在小区里,上下楼几十趟,既辛苦还有一定健康风险。苦活儿、累活儿,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关键是即便全身心付出,也有人不满意、不理解,这让她们多少有些委屈。

梁会兰

疫情下是他们“让爱心第一时间抵达”,是他们“让陪伴成为了一种力量”,是他们让大家“虽然未曾谋面,却感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最后,让我们记住他们摘下口罩,最美的样子。

会兰孝亲敬老服务队

半小时观察

疫情期间,北京共有60万像梁会兰他们这样的志愿者,他们不求回报,每天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默默在我们身边服务着社区里的千家万户,是他们用实际行动温暖着我们,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抗击疫情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当前我们正面临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的双重任务,任何麻痹大意、掉以轻心,都会导致前期付出的努力前功尽弃,因此还要继续做好防疫守门人,守住医院的门、守好百姓的门,才能确保疫情防控决战完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