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俄用“蒙混”给药法使更多药物潜入癌细胞

2017-01-29 17:43:41

  新华社莫斯科1月28日电(记者栾海)近年来一些科研小组在努力开发“硼中子俘获法”以治疗癌症。但俄罗斯研究人员发现,目前该疗法难以使足够多的药物攻入癌细胞内部,为此他们开发出一种“蒙混”给药法,使冲破外围阻拦潜入癌细胞的药物浓度提高数百倍。

  据参与这项研究的俄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费奥法诺夫博士介绍,“硼中子俘获法”是指将含有硼同位素硼10的化合物注入癌细胞内,再以医用中子束照射注药部位。癌细胞内的硼10原子在吸收中子后会转变为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硼11,该同位素会随即分裂并生成锂同位素锂7和阿尔法粒子,这两种生成物均对癌细胞有较强杀伤作用。而癌细胞周围不含硼10的正常细胞在中子束照射下不会受到损伤。

  然而费奥法诺夫及其同事在英国学术期刊《光化学与光生物科学》上报告说,上述疗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发现癌细胞的一些自我保护机制会积极抗拒硼10攻入其内部,并使冲破外围阻拦成功攻入的硼10原子难以在癌细胞内均匀分布,这些状况都不利于有效治疗。

  为解决这一难题,俄研究人员决定寻找某些不会引起癌细胞警觉的材料将硼10包裹起来并使其蒙混过关。在经过反复筛选和培养皿实验后,费奥法诺夫等人终于发现把硼10制作成纳米微粒,并将其装入用氯化物和结构复杂的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制作的一种“口袋”后,可以专门“蒙骗”肺癌细胞的内外防御机制,使大量硼10成功渗透并在肺癌细胞内均匀扩散开来。

  检测结果显示,在采用上述方法后,单个肺癌细胞内的硼10原子数量可达数十亿个,其浓度相当于癌细胞外硼10原子浓度的10的9次方,药物吸收量比过去提高了数百倍。

  俄研究人员表示,“蒙混”给药法的显著效果给下一步治疗研究带来了希望。“另外,此前有研究显示,用于制作上述‘口袋’的部分化合物成分在受到激光照射后,可以吸收激光的能量并合成对癌细胞有化学杀伤作用的分子”,费奥法诺夫说。

  目前,俄研究小组正通过动物实验检测这种新式给药法的治疗效果,评估该方法用于临床治疗的前景。(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admin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