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大讲堂》)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第一份文件,必将对新时代推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生产要素? 理解要素市场化,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产要素。 我们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必备资源统称为生产要素,其中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等,它们维系着企业的健康运行,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于要素问题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很早就有经济学家探讨过。英国的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有很著名的一句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说得就是劳动和土地两大要素。他认为,劳动和土地结合生产出财富,犹如父和母结合生长出你我。他用这样一个比较,来说明要素的重要性。 这些生产要素往往可以进行市场交换,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并由此形成要素市场,但目前也同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配置因素。因此,要素市场化配置,就是生产要素的交换要更加走向市场化。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又有其它要素被发掘出来。在以往的普遍定义中,主要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随着科技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完善,在这一次发布的《意见》中,国家已经明确,要进行市场化配置的要素主要有五种: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 图自中国经济网 为什么要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 这次,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之一,被正式纳入到国家所定义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中,意义重大。 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是数字经济的典型特征。但若在数据运行各个环节采集标准不一致,共享共用就很难实现。作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举措,《意见》提出将有关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核心驱动的数字经济正在改在我们的生活,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是其典型特征。但若在数据运行各个环节采集标准不一致,其共享共用就很难实现。这就好比火车行驶的铁轨,如果一段路程有的宽轨、有的窄轨,火车行驶的速度就起不来,更别说跑高铁了。推进数据采集标准化正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关键性、基础性举措。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文件提出了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这非常重要,但也会面临巨大的博弈,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已经长期投入,如何在保护隐私和发展大数据产业上取得平衡,这也是考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时指出,我们可以预见,今后可能还会有别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被逐渐发现,整个要素的配置内容还会进一步地丰富,包括管理能力、企业家精神也是要素。(点击视频查看)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7月5日21:30 CCTV-2央视财经频道 《中国经济大讲堂》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