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很多科幻电影中,都把火星看作是人类的“第二栖息地”。当地球资源耗尽,人类有没有可能在火星上建立大本营呢? 近日,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接受网易科技访谈时表示,改造火星并非天方夜谭。 对于公众关心的人类是否会移民火星一事,欧阳自远解释,有很多科学家十分担心人类未来的命运,因为我们的地球受到太多的自然威胁,再加上人类自身的一些行为,未来很可能把地球破坏得不能宜居了。所以科学家期望能不能在太阳系里面找到另外一个天体,让它变成我们第二个地球,人类能够大量迁居到上面去。目前看,唯一可能的一个天体就是火星。 欧阳自远透露,首先要提高火星的表面温度,让冰盖融化,在火星表面保持液态水,并制造出温室效应。然后在上面种一些低等植物,慢慢改变大气,提高温度,让火星温度接近地球。 按照现在的科学认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三百年时间,改造之后人类就可以不穿宇航服在火星上生活了。 但在改造火星初期,人类必须居住在密闭的地下或地面舱室中,最好是派机器人上去,发挥它们的智能作用,因为人是没办法做这件事情的,火星表面气压低、寒冷,要穿很重的宇航服工作,呼吸、行动、体力都是问题。 欧阳自远相信,人类一定能够把火星改造成为一个适合于人类居住的星球,以后地球和火星都要变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姐妹星。 今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天问”,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此外,我国火星车名称的全球征集活动也即将启动。 据了解,目前,我国正在开展首次火星探测工程的研制工作。按照计划,2020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抵达火星。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