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同学。” “我在。” 2017年3月21日,“小爱同学”作为小米智能助理正式出道。2017年7月,小爱同学智能音箱上市。2018年2月,小爱同学手机应用上线。 从最初的语音交互,到小爱同学3.0的连续对话,再到多模态输入(支持人脸、眼神等多感官交互)、“变被动为主动”,如今的小爱同学,已从最初的小米硬件语音辅助设备,成长为小米向用户提供的“标配”交互入口,一种“无所不在”的智能设备的基础配置。 也正是这样的进化,带来了更大的商业化空间。从抢车票、订餐,到各种趣味互动,小爱同学正在用实力证明,AI营销不仅更加便捷高效,而且足够酷炫。 短短三年,小爱同学在AI营销上进化到了哪一步?它是如何用“有趣的灵魂”打动更多用户和广告主的?近日,新营销记者专程来到小米科技园,对小米小爱团队负责人、人工智能部副总经理王刚博士和小米集团互联网商业部副总经理司马云瑞进行了专访,一探小爱同学背后的故事。 (左图为王刚博士,右图为司马云瑞) “无所不在”的交互入口,正在迸发新的营销能量 在极客界,王刚博士被大家称为“小爱同学背后的男人”“一个赋予了机器人说话能力的顶级程序员”。正是在他带领的团队之下,小爱同学才有了连续三年的不断进化。 如今的小爱同学,既支持远程遥控,帮用户提前打开家里空调;还提供精选的优质内容,满足用户各类信息需求;能通过1s搜索,回答用户疑问;还能通过全国领先的语音识别能力,化身情感慰藉小能手。 “很像人”,是小爱同学获得的普遍评价。从用户反馈来看,它不仅仅是像人,而且是一个有趣、有亲和力、有信服力的人。据统计,小爱同学日均唤醒次数达1.3亿次,累计陪伴用户聊天超过70亿次。除了刚性需求之外,AI写诗、AI互动游戏等功能也深受用户喜爱。 有家长分享,家里的小朋友有时不听自己的话,却对小爱同学“从令如流”。家长让小朋友看半小时动画片就去睡觉,到了时间,小爱同学准时提醒,小朋友马上关了电视,比家长三令五申还管用。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而收到这些反馈的时刻,也是王刚博士在工作中最幸福的时刻。“我们会定期在微博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用户在评论区提问,我们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在线回答。”也是在无数的用户反馈中,王刚博士和团队不断发现产品改进的新方向,“比如,有大学生希望能有方便记录的课程表,我们很快就实现了这一功能。”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