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智元公众号 昨晚,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向新智元介绍: 第一个人工再造真核生命体已经在华大基因及其合作伙伴的实验室里实现了。合成生物学是继“DNA双螺旋发现”和“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之后,以基因组设计合成为标志的又一次突破。实现了基因组“读与写”的贯穿。该计划由美国发起,工作由中、美、英、法等多国共同协作承担,重新设计并化学合成真核生物酿酒酵母的全部16条染色体(1400 万个碱基,大小约为人体基因组的5%)。 该项目已完成 5 条染色体的重新设计与合成, 其中,来自华大基因、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的中国科学家完成 4 条,占完成量的 66.7%。华大基因主导了二号染色体的设计与合成,在全项目中华大贡献占中国工作量的 54.7%,开发系列核心技术成为整个项目的关键基础)。合成基因成功导入酵母细胞。人工菌株展现出与野生型高度相似的生命活性。预示着人工合成在生物制造,包括医药、能源、环境、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无限前景,也为生命再造带来无限可能,也使得国家基因库的存、读、写功能得到完美体现。 Science 封面专题:人类在理解生命的探索中实现重大突破 在1996年,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被合成,酿酒酵母约有 12000 个碱基对,分为 16个染色体的序列,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16个酵母染色体的bioprint。将掺入特定色素基因的酵母印在琼脂平板上,酵母生长后就得到了这样的图像。上图图像凸显了合成染色体(黄色)和wild-type(蓝色)酵母染色体的生成。来源:Science 现在,大约 20 年后,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Sc2.0)拿出了成果,研究人员合成了 5 个新的酵母染色体。这项成果让 Sc2.0 的最终目标——重新设计所有的 16 个酵母染色体,创建完全合成的真核基因组——大大往前推进了一步。 今天,《科学》以封面专题的形式,将研究人员开发、设计、构造、测试和 curation 原则相关的进展报道了出来,所有这些技巧都可以扩展用于研究其他更大的基因组。 基因组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它们很容易缺失、复制和插入;一直在重组和重排;也容易遭受由自体遗传元件如转座元件的侵入和破坏。 这些许多的变化都受自然选择的影响,导致基因组的组织构成不是基于效率或空间经济原理,而是取决于生物体的演化历程。 为完成设计和化学再造完整的酿酒酵母基因组,国际科学界发起了酿酒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Sc2.0计划),这是合成基因组学(Synthetic genomics)研究的标志性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由美国科学院院士杰夫·伯克发起,有美国、中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国研究机构参与并分工协作,试图重新设计并合成酿酒酵母的全部16条染色体(长约12Mb,1Mb是百万碱基对)。 Sc2.0 致力于解开酿酒酵母的基因组排序——酿酒酵母的基因组是所有真核基因组当中,被人类研究得最为完善的基因组。除了揭开基因组的排序的秘密,Sc2.0 还致力于将合成基因组的这一过程流程化(streamline),并且将基因组重组。 研究人员的最终目标,是删除所有转座子和重复元素,重新编码 UAG 终止密码子,并将转移 RNA 基因移动到新的染色体而不导致健康缺陷,同时增加功能,辅助染色体的构建和操控。 当 Sc2.0 完成时,最终的合成酵母菌株,将是我们人类对真核基因组理解的另一座里程碑。 《人民日报》评价:“史无前例”,多项核心技术突破 针对这一成果,《人民日报》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并使用了“史无前例”一词来形容相关工作的影响及意义。 这次《科学》杂志上名为“重构酵母基因组Sc2.0”的专刊上,一共刊发了中国科学家的 4 篇研究长文。实现了生物合成研究的最新突破:完成了 4 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酿酒酵母总共有16条染色体,此前国际研究团队奋斗了多年,才发现了 1 条。 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在合成染色体的过程中,中国的科学家还突破了生物合成方面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比如:突破合成型基因组导致细胞失活的难题,设计构建染色体成环疾病模型,开发长染色体分级组装策略,证明人工设计合成的基因组具有可增加、可删减的灵活性,等等。这些技术将帮助在全世界的生命科学研究和相关实际应用中大显身手,其价值不可估量。 《人民日报》说,国内外同行指出,这是继合成原核生物染色体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有望开启人类“设计生命、再造生命和重塑生命”的新纪元。 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意义何在? 曾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院士对《人民日报》介绍说,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是继“DNA双螺旋发现”和“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之后,以基因组设计合成为标志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 杨焕明院士指出,生物学界内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既不是植物和动物,也不是多细胞和单细胞生物,而是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来区分。“细菌、病毒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相对简单,而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的基因(DNA)既丰富又复杂,通常会包含数亿甚至数十亿碱基对信息。同时,作为遗传物质的DNA通常被分配到不同的染色体中,而这些染色体又深藏在细胞核的特定区域。所以,合成一个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是,如果生物学真正做到引领技术革命,合成真核生物基因组技术必将发挥非常核心的作用。”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元英进是最早参与该计划的中国科学家,此次在《科学》期刊上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 2 篇论文。他告诉《人民日报》,与科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果蝇、斑马鱼一样,酿酒酵母是生物学研究中的“模式真核单细胞生物”。 “如果说病毒基因组的合成开启了基因组化学合成研究,那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合成研究的不断突破,则初步实现了化学全合成基因组对单细胞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生命调控。“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