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全球感染了3300多万人了,死亡超过100万了,目前疫情主要是在美国、印度、南美,欧洲也开始第二波感染了。 中国已经在上半年基本控制了国内的疫情,靠的是大面积的检测和严格的隔离措施。不过在这个问题上,除了各国自己的控制手段之外,有没有科学上的区别?不同人种或许先天性就有不同风险? 还真有这样的研究,最新的Nature《自然》杂志上就刊登了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一篇论文,他们研究了不同地区人群的基因风险因素,特别是变成重症患者的风险。 此前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肺炎是否发展为重症的主要遗传风险是在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簇,而这个基因片段主要来自尼安德特人。 这又牵涉到古人类学了,尼安德特人在20万年前主要生活在欧洲地区,12万年前开始成为欧洲、亚洲西部及非洲北部地区。 不过3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差不多灭绝了,原因跟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有关,3.5万年前智人也来到了欧洲,逐渐取代了尼安德特人,不过二者还是交集的,现代人类中也是有3-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说回正文,由于先天性因素,与新冠病毒结合能力有关的这个基因在尼安德特人与智人混血的后代中较多,而亚洲地区(主要是东亚)、非洲地区的智人混血较少。 正因为此,更容易感染为重症的人群主要是欧洲、南亚,论文称这个基因片段在南亚出现的概率是30%,在欧洲是8%,在美洲是4%。 相比之下,东亚及非洲地区几乎没有。对国内来说,这就意味着大部分中国人感染成为重症的几率并不高。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