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原标题:研究揭示1.5万年前老鼠就与人“共舞”) 近日,研究揭示,老鼠与人类的关系似乎最早始于约1.5万年前,甚至早于农业出现时间。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小型啮齿动物,远比先前已知还早就进入了人类家门。 “一直以来,让我们十分感兴趣的是,家鼠是在农业出现之前还是之后开始与人们有接触的?”以色列法海大学的Lior Weissbrod说。 为了找出答案,Weissbrod联合法国国家科学院的Thomas Cucchi及同事,从以色列的14个考古遗址收集了272个老鼠臼齿,时间约为20万年前至1万年前。他们从这些臼齿中鉴别出2种老鼠物种:家鼠及其野生近亲马其顿鼠,并发现了它们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进行分布的。 研究人员表示,早在人们从采集—狩猎状态变为定居到地中海东海岸时,纳图夫人便开始建造带有壁炉的石头房屋和埋葬死者。而且,为了有助于解释相关考古数据,研究人员还研究了马塞族人在肯尼亚的定居点,这可以提供反应纳图夫人生活模式的线索。不过,与纳图夫人不同的是,马塞族人不是采集—狩猎者,但重要的是,他们也不种植庄稼。 在马塞族人定居点,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相似的一对老鼠物种:非洲刺毛鼠及其家鼠近亲。定居点捕鼠器捕捉到的老鼠中,87%是家鼠,但定居点之外的仅有45%是家鼠。 而在考古记录中,家鼠最早出现在1.5万年前的纳图夫人的家中,并立刻取代了短尾的马其顿鼠。但3000年后,当纳图夫人重回周期游牧生活后,马其顿鼠东山再起。但家鼠在生活在定居点里的老鼠中仍占80%。之后,约1.15万年前,人们开始进行农耕,并完全定居下来,短尾鼠再次归来。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表明人类定居足以影响当地动物群,人们储存的食物和倾倒的废水会“引诱”野鼠溜进定居点进行偷窃,最终变成同样“定居”下来的家鼠。(张章)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