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高尔-彼得斯投影(如图)能准确地显示不同国家的相对面积。尽管各个国家的形状出现扭曲,但这种绘制世界地图的方式避免了夸大欧洲和北美洲发达国家的面积,也不至于使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面积被缩小。
我们更加常见的世界地图是用麦卡托投影法绘制的。这种方法夸大了地球两极附近区域的面积,同时缩小了赤道附近地区的面积。考虑到第一张基于麦卡托投影法的世界地图出自欧洲殖民者之手,许多人更觉得这种方法存在问题。
杰拉杜斯·麦卡托于1596年绘制了这张地图。麦卡托投影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不同地区面积的印象。杰拉杜斯·麦卡托之所以采用这种投影法,目的是保持各个国家的形状不变,从而可以用地图确定准确的罗盘方位。
这是一张南半球在上方的彼得斯投影地图。没有任何科学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北半球要在南半球之上。类似的,我们也可以绘制以东、西或任意方位为上的地图。这种对传统世界地图的颠覆与利用彼得斯投影制图有着相似的政治效果,将发展中国家较多的南半球置于地图上方。
一些最早的世界地图将以南为上视为理所当然。例如,阿拉伯地理学者穆罕默德·伊德里西在1154年绘制了一张上南下北、包含欧洲、亚洲和北非的地图(如图),收录在他的《Tabula Rogeriana》一书中。在地图中央可以看到阿拉伯半岛,但其朝向与我们常见的方式完全相反。
另一类传统世界地图是以本初子午线或0度经线为中心,但这其实是一种科学上的专制,起源于伦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所在的位置。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欧洲(尽管还有非洲)处于世界地图的中心——有点迎合殖民者视角的意味。
从北极看下来的极方位投影世界地图。南半球被拉到地图之中,使南极洲变成了环绕地图的圆圈。此前所有的投影方法往往会将某个大陆置于地图中心,显得比其他大陆的面积更大。对此的替代方法便是将北极放置在地图中心,不过从极地的视角看世界,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方向迷失感。
联合国会旗上的极方位投影世界地图。在1945年最初的联合国会旗上,北美洲处于较突出的位置(以西经90度线向上)。一年之后,新的联合国会旗在地图方向上做了调整,以太平洋中央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上,变得更加中性。这张地图在纬度上终止于南纬60度,使南极洲不再出现。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