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份由北师大发布的《2020新青年新国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以95后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新青年在网络的使用和消费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比例。其中,拼多多的年轻人比例是最高的,其中95后用户比例达到了32%,比淘宝+天猫高出了3个点。 所有人都会问,很多95后甚至还没有固定收入,他们能有多大花销,钱又都花在了哪里? 莫欺少年穷,近半数“后浪”会买大额度数码产品 在一份针对95后新消费展开的研究表示,大额消费主要集中在数码家电产品和旅游上。有43.9%的人会购买大额度的数码产品,因新冠疫情因素旅游需求普遍放低,为数码产品让出了进一步消费空间,相对的,在“相机”、“手机云台”、“充电宝”等品类上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95后最常网购的四大品类,电子产品占据较大比重,且平均客单价较高(数据来源:埃森哲全球95后消费者调研中国洞察) ▲苹果、华为、小米、大疆是“新青年”口中热门品牌,线上渠道促销活动是“剁手”的重要推力 与70、80后不同,95后关注的焦点已从过去的电脑、相机、手机发展到了以智能手机为中心,利用C2M模式和IoT技术,向智能穿戴和智能生活产品无限泛化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生活全在指尖上,买手机预算接近月收入2倍 95后在购买智能手机品类时的具体表现为“不差钱”、“更有钱”,这与8.3小时的每日平均使用时间有直接关系。手机对于他们不仅是社交工具,还是“生活助手”、“购物车”、“老师”、“掌机”,“简约的设计”、“强大的拍照”、“品牌文化”是95后选择手机的决定性因素。 据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布的《95后手机使用心理与行为白皮书》披露,95后电子产品消费能力强,购买手机的平均价格接近月收入2倍,超前消费花了再还。 ▲购机预算在1500-3000元的95后人群占比44%,购买手机的平均价格接近月收入2倍(数据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调查显示,95后购买手机的价格平均在3662元,但平均月收入仅为2210元,购机的平均价格是收入的1.7倍。手机价格高的95后更爱交朋友,他们的微信好友数量是手机价格低的95后的2.2倍。相比之下,95前月平均收入为8502元,购买手机的平均价格为4326元,大概占到月收入一半左右。 另外数据显示,有16.5%的95后购买手机的价格在5000-10000元之间,高价位的产品受到少数人的青睐,由于不少95后还是学生群体无固定收入来源,购机款往往来自长辈资助或者分期。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谈及“95后的消费观”时表示,现在的90后,特别是95后,他们的消费能力和他们的收入是没啥关系的,是跟他们爹娘的收入相关。 63.9%的人每天被电商种草,10%剁手成日常 95后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是线上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据艾瑞的一组数据显示,1/4电商用户为95后,63.9%受访认表示每天使用电商平台,10%的人每天网购下单。 ▲95后电商用户具有用户基数大、粘性高、复购率高等特点(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