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年度首航,“远望6号”天涯牧星开门红

2017-04-13 20:37:28

  “远望6号”远洋航天测量船4月13日电(高超、倪栋梁)12日夜,赤道附近预定海域,浪高1米,风速每秒3米。宁静的夜空星光璀璨,海浪轻轻拍打船舷,整齐列阵的天线被底座的灯光照亮,映出清晰的轮廓。

“远望6号”航行在距离祖国万里之遥的大洋深处

  中国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6号”沐浴着星光劈波斩浪,以固定航向、固定航速12节(1节为1海里每小时,1海里等于1.852公里)匀速航行,严阵以待实践十三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

  “点火!”、“升空!”……北京时12日晚19时04分,“远望6号”指挥大厅里不时传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的指挥调度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实践十三号卫星准时点火升空。

  “‘长江6号’发现目标!”约10多分钟后,与西昌远隔万里之遥的“远望6号”在赤道附近第一时间发现并顺利捕获目标。

  “跟踪正常”、“遥、外测信号正常”、“星箭分离”……“远望6号”在大洋上天涯追踪成功“牧”星,为火箭飞行“保驾护航”。

  “远望6号”副船长徐正峰介绍说,实践十三号卫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广播和通信卫星,该卫星可应用于应急救灾、远程教育、大容量数据通信等领域,该星成功发射,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船上的科技人员早已做好了充足准备,通过持续加强测控事件方案、预案的针对性训练、演练和考核,他们对测控事件各个方面已经做到了完全掌握。

深夜,“远望6号”在赤道附近海域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

  在亚太卫星发射当天上午,“远望6号”专门举行任务动员大会,船员们在俱乐部集合宣誓,对圆满完成时间十三卫星海上测控任务信心十足。

  卫星发射进入倒计时3小时,船员们就已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火箭点火升空后,“远望6号”船上所有岗位严阵以待、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驾驶室里,各类仪表盘上荧光闪烁,航行信息一目了然,值班船员谨慎驾驶,时刻注意海域瞭望,气象预报员及时释放探空球,掌握海域环境;位置在海平面以下的动力机舱机器轰鸣,轮机部门船员在高温、高噪音环境中定时巡检动力设备,保障供电、服务航行。

  测控系统中心机房内,脉冲雷达天线等航天测量设备操作手注意力高度精中,紧握操纵杆;工程师们紧盯各自面前显示屏,开展数据监视、软件维护、技术状态核查等工作。

  通信系统有条不紊开展工作,确保执行亚太九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通信链路畅通无阻;后勤系统加强服务保障:餐厅做好可口夜餐,并为测控一线岗位备上茶水饮料和点心,卫生室医护人员则进行巡诊以备不时之需。

  而在船指挥大厅内,任务指挥人员、科技人员全神贯注,正中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并动态更新着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三号卫星的各种数据、飞行轨迹和船上各系统工作状态画面,并不时传来“远望6号”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之间以及船内的调度声、报告声。

  从发现、捕获目标到跟踪结束,“远望6号”本次实践十三号卫星海上测控工作虽然仅持续10多分钟,但在整个测控任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却非常关键。“远望6号”以无可挑剔的完美表现,为星箭分离、卫星入轨等关键动作提供可靠测控支持,为确保实践十三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随着实践十三号卫星顺利入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正式拉开新年度高密度任务帷幕,“远望6号”年度首航首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年度任务首战开门红。(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