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现代飞机性能和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飞机本身的机械事故相对减少,而与气象相关的飞行事故不断增加。在我国,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重大飞行事故约占飞行事故总数的31%。可见,气象条件已经成为影响飞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低云低能见度等恶劣天气已成为大规模航班延误和旅客滞留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低云低能见度天气对飞机飞行的影响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亦成为全球航空公司时刻关注的焦点问题。 冬季低云低能见度天气频发 航空危害巨大 随着天气转冷,全国多地进入低云低能见度天气多发季节,华南、华北、中南、西北等各地空管局、空管站分别多次开展了以“低云低能见度天气”为内容核心的培训交流会,对低云低能见度天气监测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飞机在起飞、降落和空中飞行的各个阶段都会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主要分为可见天气现象和不可见天气现象,低云、低能见度属于可见天气现象。一般情况下,当机场能见度低于350米时,航班就无法起飞,低于500米时,航班就无法降落。 能见度低对飞机的起降有相当大的影响。地面能见度差,容易造成偏航和迷航,影响着陆时的安全着陆,处理不当会危及飞行安全。低云也是危及飞行安全的危险天气之一。在机场低云覆盖的情况下降落时,经常会发生飞机出云后离地面很低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飞机绕过航道,造成复飞,甚至造成飞机与地面障碍物相撞,导致飞机失速,影响乘客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低云低能见度的精准监测和预报对航空安全保障尤为重要。 人工智能赋能航空气象 精准监测双低天气 受技术发展和设备成本等因素影响,低能见度监测区域和数据获取有限,双低天气预报精准度低于30%;而人工预报,培训成本较高,培训周期过长,成熟的预报员低能见度预报准确率仍低于60%,性价比较低。两种预报模式均无法满足机场精细化预报的要求。针对这一行业难点,眼控科技人工智研究院通过深入研究,反复测试,研发出了预报准确率可达99%的低云低能见度智能监测及预警系统。 据悉,眼控科技低云低能见度智能监测及预警系统,利用AI智能摄像机和AI智能天气识别模块构建了智能气象要素监测设备组,能够全面监测机场及其周边地区的气象变化,可准确预测大雾的时间和影响范围,预报水平分辨率可达500米,预报准确率达99%。同时,该系统具备深度学习能力,预报准确率随时间进程不断提升,并支持在线制作和发布预警功能,实时展示机场跑道的能见度情况,大幅提升了机场区域的双低天气监测和预报能力,有效辅助机场运营决策,为航班准点率和乘客出行安全提供必要保障。除此之外,低云低能见度智能系统还具有无人机监控、非法入侵监控、雷暴预测和预警等功能,为航空安全保驾护航。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