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厚望的2021春节,是人们想要牛转乾坤的关键时间节点,其自然蕴含着祥和、新生等意味在内。按照国人的传统而言,春节就应该是每个人开开心心过大年的时候。但对于很多原本叱咤风云的互联网高管及部分企业而言,这个春节将变得尤为艰难。 原因很简单:不少互联网巨头竟然在春节前上演反腐大戏!在互联网巨头出手之后,一些人和关联公司的命运轨迹被彻底改写。即将到来的春节,对他们来说特别苦涩。但在他们触碰“高压线”后,这几乎是已经注定的事。 这个春节不平静,互联网巨头的雷霆之怒 这个春节,不同以往。除了就地过年的新方式外,连互联网巨头都一反常态带来各种操作。他们不仅在外部展开“互撕大战”,还针对内部发下雷霆之怒。一切迹象都在表明,这个春节不平静。尤其是腾讯和滴滴作为互联网社交、出行领域的两大巨头,率先动手。 据腾讯发布的《腾讯集团反舞弊通报》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至今,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共发现查处违反“腾讯高压线”案件60余起,100余人因违反“腾讯高压线”被辞退,4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不少互联网企业受到牵连。据悉,37家外部公司被腾讯新增纳入永不合作主体清单。 滴滴的雷霆之怒,也毫不逊色。几乎是在相同时间,滴滴发布2020年度反舞弊公告。公告披露,2020年滴滴风控合规部与多部门协同配合,共查处舞弊案件64起(海外15起),其中70人(海外12人)因严重违规被开除,11名内外部人员因涉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被移送司法。 腾讯、滴滴的接连出手,证明了互联网巨头内部有着不容违反的“高压线”。据了解,腾讯的“高压线”包括弄虚作假、收受贿赂、泄漏机密、不当竞争、利益冲突、违纪等。员工一旦触犯这些涉及原则的“高压线”,一律开除永不录用,且移交公安机关。看来,互联网巨头的雷霆之怒非常凶猛。 反腐风暴持续,永不妥协 春节前上演反腐大戏,佐证互联网巨头对腐败等行为决不妥协的态度。事实上,这些巨头刮起的反腐风暴是一直在持续的。 如,在去年8月31日滴滴就发布《关于贪污腐败行为告供应商伙伴函》。通过这份告知函,滴滴向供应商表露自身的强硬态度。只是当时,滴滴只查处4人收受供应商好处、滥用职权、不作为等行为。而如今,滴滴的反腐行动显然在升级。 互联网巨头对反腐的重视,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但除了这一点外,互联网巨头更多地是出于长远考虑。相比于那些初创企业、中小企业以生存、发展为主要目标,互联网巨头已然有着牢固的市场地位。但这也意味着,他们自身的发展潜力也在逐渐被挖掘殆尽。 为了能够进一步成长,互联网巨头开始从外部转向内部,通过反腐行为来修补内部漏洞,以防范风险的出现并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互联网巨头对腐败等行为是永不妥协的。 优化机制,方能从根源消除不正之风 互联网巨头对腐败等行为,显然采取着“零容忍”的态度,也制定了很多机制。如,腾讯通过制定“腾讯高压线”等反舞弊制度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来预防、发现和打击收受贿赂、职务侵占等一切舞弊行为。但为何还是有员工挺而走险,不顾一切地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来实现手中权力的最大化“变现”? 关键就在于,互联网巨头自身的机制还是不够完善。他们内部的某些高管及中层权力过大,且没有很好的监管机制。甚至在不少人看来,职务侵占、收受贿赂等几乎已经成为默认的“潜规则”。互联网巨头的雷霆之怒,更像是“杀鸡给猴看”,一些员工仍然抱有侥幸的心理。 因此,互联网巨头更应该做的,是继续优化机制,让员工真正懂得“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道理。只有这样,互联网巨头方能从根源消除不正之风。(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