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得诺贝尔奖对我一生没有极大的影响。第一,因为我对我所做的工作还继续发生兴趣,这个与得不得奖没有关系;后来呢,而且做到后来,还有一些成绩,这些都与得不得奖是没有关系的。 原标题:对话杨振宁|越来越觉得个人的生命 在整个宇宙之间是一个非常渺小的事情 来源|人物 文|刘磊 编辑|王晶晶 摄影|高远 视频|杜寻梦 谈当下 ‘最关心的就是国际大势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人物》:现在最关心什么问题? 杨振宁:我想最关心的就是国际大势会演变成什么样子。现在世界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这有好多个因素,有长远的因素,有比较立刻的因素。长远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中国快速地在变得更强大,而美国问题多得不得了,欧洲问题多得不得了,这是一个总的长期的趋势。那短的趋势呢,我想有好些个重要的,也许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美国的新的总统,现在没有人敢讲,包括他自己,到底他要把整个世界带到什么地方去。 《人物》:你对特朗普是一个怎样的态度? 杨振宁:我觉得这人,不喜欢他的人很多,喜欢他的人也很多,我想也许因为他要做的这件事情就是跟以前美国的各届总统都不一样,他从头起就有这么一个,你说是雄心也好,你说是他的野心也好,他就要这样,所以他做出来许多大家大吃一惊的事情,而且他这些大吃一惊的事情不一定是相互矛盾。所以我想习近平主席跟他见面以后,一定觉得这个人不太容易对付(笑),因为虚虚实实,你不知道他到底最后要做什么事情。你要问我说呢,这也是一种做大事的策略吧。我疑心他,所以很会赚钱,与他这种性格可能有关系,他现在把这个性格搬到世界的政治上来(笑),这要产生什么后果,这个是我想大家都非常担心的。不过我觉得不是不可能,他会最后多多少少接受了习主席好多年来提出来的总体的思想,就是说中国跟美国不对抗,不冲突,互相尊重,合作双赢。这个政策奥巴马始终不接受,看这样子呢,川普可能接受。不敢讲(一定),我只是说可能(笑)。假如他要接受了这个的话,这对于世界的前途当然有非常好的稳定的作用。 《人物》:网络上一些热点新闻平时会关心吗? 杨振宁:网络是这样,是影响整个人类的一个重大的发展,不过从个人的立场讲起来,你得学会怎么用这个网了,这个我想也是一个全世界的大问题。因为我想一个小学生就可能对网络非常发生兴趣,那么怎么能够引导他走到一个善于利用网络,而不掉到陷阱里头,这是一个大问题。我对这个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就不敢发表意见,可是我只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不太喜欢把“创业”这两个字用到科学的重要发展上’ 《人物》:在物理上,你现在还关心什么样的问题? 杨振宁:今天物理学跟我年轻的时候,我中年时候的物理学最大的分别,就是今天可以看得出来以后三五十年大有发展的恐怕都是一些应用的,对于极为基础的物理学的研究,现在看样子三五十年之内不大容易有发展。而这个分别,多半的物理学家,尤其是现在念物理系研究生的同学都不了解的,所以我经常呼吁大家要对这点多做些注意。 《人物》:做一个比方,在爱因斯坦的时候,其实是物理学的一个创业的时代,爱因斯坦、牛顿、麦克斯韦建了几根柱子,现在它已经进入一个更完善的状态,空间会更小了对吧? 杨振宁:爱因斯坦的时代也就是20世纪头30年,头三五十年,我认为是黄金时代。那个时候正是物理学大革命的时代。爱因斯坦当然他厉害的地方就是他不是受了导师的引导,他自己就看出来了。他的第一个革命性的工作是1905年做出来的,叫做狭义相对论,你们大概听说过。可是你如果仔细去研究他的历史的话呢,他还在做学生的时候,他跟这个女朋友通信,我记得好像是1899年,就讲他那时候热心在搞些什么,就是后来狭义相对论这个方向。所以你可以说他是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就认识到这个领域是一个他要去追求答案的一个领域,这是他厉害的地方。那么他在1905年还另外写了两篇重要的文章,其中有一个是关于光是什么,在那个以前大家公认光是一个波,他大胆地——那时候他26岁——提出来,说是这个光可能是个粒子,一颗一颗的,这个是离经叛道,大家都不相信,可是后来证明他这个见解是对的。所以你可以说那个时候是遍地黄金,所以他成功了,你也可以说是他有深入的见解,所以他成功了,我想这两个条件都要有,所以他才成功了。 你刚才用了‘创业’这个名词,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在用这个名词。‘创业’这个名词用到爱因斯坦身上,或者是不同的重要的科学发展上,不太妥当。我跟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觉得不太妥当。爱因斯坦的重要的工作,刚才讲的狭义相对论、光子,还有一些别的,是不是创建了一个新的事业呢?事后讲起来回答是‘是的’。可是我为什么不觉得用创业来描述他的精神或者影响(妥当)呢?因为爱因斯坦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任何要想创业的想法。我想像马云搞出来网购,他在开始的时候就是要创一个事业,爱因斯坦没有想他要创一个事业。 (再)比如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生物学的论文是克里克跟沃森所写的双螺旋,是1953年的文章,现在整个生物工程都是这个引导出来的,所以从事后讲起来是非常创业的,可是这个不是他们两个所想做的事情。他没有一个‘业’的观念,爱因斯坦也没有‘业’的观念,沃森和克里克也没有‘业’的观念,他们只是要解决一个很具体的,可是是很专业的问题。可是这个解决了以后,就引导出来了,好像打开了一个大门。所以我觉得我不太喜欢把‘创业’这两个字用到科学的重要的发展上。 我觉得事实上现在传媒上头,不管是书籍、杂志或者是报纸上面,或者是网上,讲出来的话我觉得都有这个问题,你们要能够把这一点提出来,我觉得是个贡献。 谈生命、宇宙和自然 ‘现在不是都热衷于人工智能吗,可是这些东西离小牛跟它母亲之间的复杂关系那还是差得很远呢’ 《人物》:如果向一个完全的外行去描述物理学之美,你会怎么来描述? 杨振宁:世界的结构的美是多方面的,所以对于这个美的感受也是多方面的,你比如说我看电视有时候有一个鸟去栽到水里头抓一个鱼,它的那个速度,它的那个准确,这是我想自然的这个结构,是妙不可言的。所以中国的诗人,西方的诗人,在描写这个老鹰能够准确地来抓捕一个小动物,就有很多有名的诗句,这个是一种美。 我想在基本科学里最深的美,最好的例子就是牛顿。我想100万年以前的人类就已经了解到了,太阳东边出来,西边下去的这个规律。可是没有懂的是什么呢,是原来这些规律是有非常准确的数学结构,懂了这些数学结构,你可以非常非常非常准确地预言明天太阳什么时候出来。就是对于大家所看见的这规律背后有准确的数学结构,这件事情的认识是牛顿告诉整个世界的。这个是牛顿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也是人类对于自然的美最深入地了解的开始。今天牛顿所写下来的方程式准确到什么程度呢?你像现在这个卫星上天,对撞起来,天宫一号、二号对接,这些事情都是极为准确的,不是到分、秒,是到百万分之一秒的这种准确,这些都是牛顿的方程式所告诉我们的。这种美使得人类对于自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认为这个是科学研究的人所最倾倒的美。 《人物》:你说60岁那年有一个很大的发现,就是生命是有限的。这90多年的人生当中像这样的‘大发现’还有哪些? 杨振宁:确实是,就是我60岁的前后呢,突然有一个感觉,原来生命是有限的。这就是代表说那个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事情,所以这是相当突然的一个新的认知。你问我说是我现在到了九十几岁,有没有新的想法呢,有,可是不是那样子突然的一个了解。现在渐渐地越来越深的这个新的想法是什么呢?就是觉得自然界是非常非常妙,而且是非常非常深奥的,就越来越觉得人类是非常渺小,越来越觉得人类弄来弄去是有了很多的进步——对于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