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8月25日电(记者张家伟)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一个完全软体结构的自驱动机器人。如果发展成熟,这类软体机器人可执行许多传统机器人无法完成的任务。 传统机器人主要由金属等硬质材料制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灵活性,尤其是在狭窄空间作业的能力。此前英国一些研究机构已开发出采用特殊设计的柔性手术机器人,可在人体内实现更灵活的伸缩操作,但它们本质上还是使用了硬质材料的传统机器人。 由美国哈佛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一个拥有8只手臂的章鱼仿生机器人。这是一个由硅橡胶制成的软体结构,高度不到2厘米,不仅包含内部控制系统且自带燃料,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自主驱动,无需拖着大量外接管线。 研究团队为这个机器人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内部控制系统。作为燃料的过氧化氢溶液注入机器人体内后,与催化剂铂反应后会生成水和氧气。在控制系统协调下,氧气被传递到特定区域,从而让机器人的指定手臂膨胀、伸缩,实现以气动方式驱动。最终这些气体会通过排气孔从机器人体内释放出来。 报告作者之一、哈佛大学学者罗伯特·伍德说,目前向这个机器人注入1毫升燃料最多能运行8分钟。它只是一个技术展示原型,并非设计来完成任何特定任务。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进一步改进控制系统后,或许能提高机器人的运行持续时间。如果再配合新的肢体设计,就能完成更复杂的动作。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