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国际儿童节的前夕,为了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从这一年开始,人们将这一天设定为“世界无烟日”。 5月31日,世界迎来第34个无烟日。 烟草,自诞生以来就充满了争议,有人深恶痛绝,就自有人无法自拔。 无数的宣传标语告诉我们,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在它极易成瘾的“魔爪”中,很多人深陷其中。 起源人们开始冥思苦想,有没有可能生产出一种替代品,让吸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呢?于是突然有一天,电子烟诞生了。 大街小巷中,人们手里突然拿起了这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与传统香烟不同,主要通过电子加热的方式雾化烟油。由于没有燃烧过程,不含焦油,一直被商家宣传“健康”“基本无害”。 起初,很多人都把电子烟看作是戒烟的替代品。 曾几何时,电子烟商家们用精致时尚的外形、多种口味的烟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悄然间,它已经成为年轻人们追逐的一种“时尚潮流”,似乎手中不拿着电子烟枪,便无法跟上潮流的步伐。 社交的煽风点火,以及资本的加持下,电子烟行业很快便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摇钱树。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8年,电子烟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增速都较为缓慢,2019年增速开始加快,当年共注册4650家,同比增长100%。2020年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全年共注册相关企业1.79万家,同比增长284.6%。2021年依然延续增长趋势,截止目前已新注册企业1.2万家,同比增长259%。 一时间,“电子烟”扶摇直上,似乎有着挑战传统烟草行业之气势。 出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新兴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引来监管的注意,电子烟热潮很快被“线上禁售令”浇下一盆凉水。2019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要求关闭一切电子烟的互联网渠道,网店下架电子烟产品和广告。 这一政策的出台后,电子烟行业陷入沉寂,但它却并没有消亡,而是悄然由线上转入线下。 电子烟“微商”小段透露,目前由于在购物网站上无法购买电子烟,因此如果消费者周边又正好没有实体店的话,他们大多会选择在朋友圈里的微商手上购买。 小段在杭州盘下了一间店铺,平时的主业是剧本杀。在电子烟最火的时候,他一天可以凭此赚到数千元的利润。“那段时间电子烟比剧本杀赚钱多了。” 无法在平台中销售,自然大大降低曝光,商家们想到了利用广告宣传以及“跟风”效应,让更多的人口口相传,继续维持市场的稳定性。 除去精致的外观之外,电子烟最大的卖点莫过于“无害”以及“帮助戒烟”的噱头。而随着它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中,质疑也难免随之而来。 谎言打着“无害”大旗的电子烟里,有没有隐藏着什么秘密呢?市面上常见的电子烟,一般由电子烟具以及电子烟烟液体/烟油构成。前者可以看做是一个加热装置,将烟液转化为人吸入的气溶胶;后者是由尼古丁盐、丙二醇、甘油、香精等成分组成。 电子烟虽然并没有像传统香烟那般由烟丝构成,但它仍需要添加烟油,烟油中同样存在有害物质,比如香烟中的尼古丁,电子烟中一样存在,另外还有多环芳香烃、多溴联苯醚、甲醛等有害物质。吸入电子烟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影响健康。 它并不像商家嘴里那么“健康”,至少广告中的“无害”,是赤裸裸的谎言。 企查查数据显示,电子烟相关企业发展迅速,2020年共注册1.79万家,同比增长284.6%。此外,因违反广告法等行为,超1.6万电子烟企业曾遭行政处罚。 2019年3月,美国陆续报道了多起与电子烟使用相关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案例,据此美国威斯康星州和伊利诺伊州卫生局和疾病控制中心提出“电子烟相关肺损伤(EVALI)”这一概念,并收集了53例 EVALI患者,他们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及肺实质病变等。 除此之外,电子烟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隐形风险。如不规范的电池配件。电池体积小,高储能,不规范的电池可能产生安全威胁,甚至导致电池爆炸。如果市场上一些无良商家为了片面追求利润,采用不规范的电池配件,将会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 未来?5月26日,电子烟巨头思摩尔国际(06969.HK)尾盘跳水,股价收盘下跌17.10%。华宝国际(00336.HK)跌7.69%,中国波顿(03318.HK)跌17.94%。美股电子烟概念盘前也大跌,雾芯科技(RLX.NYSE)盘中一度跌近15%。就在当日,国家卫健委和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共同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下称《报告》)称,“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称电子烟为“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尼古丁、二手烟、致癌物一个不落下。专家表示,尚未有科学证据证明,吸烟者使用电子烟达到了戒烟目的,也没有权威机构对电子烟的戒烟效果进行评估。 也有研究调查称,不吸烟的青少年如果尝试使用电子烟,日后开始吸烟的可能性是没有接触电子烟(也不吸烟)的年轻人的两倍,电子烟让青少年转成吸烟者的概率翻了整整一倍。 电子烟还让吸烟者出现了卷烟、电子烟双重使用的后果。专家分析,对大量吸烟者来说,电子烟只是减少了卷烟使用,而电子烟则两者兼具。 更加令人感到担忧的是,正是目前的电子烟行业缺乏管制,导致部分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使用电子烟来掩人耳目。据潇湘晨报报道,此前市面上曾出现一种号称“上头电子烟”的类似电子烟产品,其实是一种新型毒品。 试想一下,如果那些对电子烟充满好奇的青少年,在别有用心之人蛊惑下无知地陷入毒品的危害中,谁来承担这个后果? 结语3 月 22 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其中,“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这寥寥数语,足以让万千电子烟商家感到如坐针毡。不难想见,在具体的规章细则出台之前,这条产业将会迎来“强压”之下的改变。如果能形成严格的监管制度,那么至少从事故安全性而言,这条产业将“有法可依”。 当然,同传统烟草相比,电子烟的危害孰轻孰重,一直是一个坊间未有定论的争议。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