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另外值得关注的数据是,火热的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达到1.06亿;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与半年前相比,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和在网民中的整体占比皆出现下降。 1、即时通信成移动互联网流量核心入口 截至2017年6月,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6.92亿,较2016年底增长2535万,占网民总体的92.1%。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6.68亿,较2016年底增长2981万,占手机网民的92.3%。 即时通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流量核心入口的地位已经确立,用户渗透率不仅超过九成,明显领先其他手机应用。 2、搜索引擎移动化 营收净利面临压力 截至2017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09亿,使用率为81.1%,用户规模较2016年底增加707万,增长率为1.2 %;手机搜索用户数达5.93亿,使用率为81.9%,用户规模较2016年底增加1760万,增长率为3.1%。 2017年上半年,搜索引擎应用继续保持移动化趋势。用户方面,手机端用户增长幅度远超整体应用的涨幅。同时,搜索引擎行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广告营收同比增速和净利润均出现下降,创新商业模式成为行业重要关切。 3、网络新闻从自主传播模式转化到资讯平台供给模式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6.25亿,半年增长率为1.7%,网民使用比例为83.1%。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5.96亿,占手机网民的82.4%,半年增长率为4.4%。 网络新闻服务形式已经从早期的以采编分发为主的自主传播模式转化到以用户资讯需求为主的资讯平台供给模式。目前,新闻资讯领域主要体现出三个特点:资讯聚合平台化趋势促进分工进一步明确;整体资讯内容过剩,跨界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成为新闻资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4、社交应用:聚焦优质内容生产,外部与多产业融合 截至2017年6月,使用率排名前三的社交应用均属于综合类社交应用。微信朋友圈、QQ空间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4.3%和65.8%;微博用户使用率持续回升,达38.7%,较2016年12月上升1.6个百分点。垂直类社交应用中,豆瓣用户使用率为8.6%。 从行业内部来看,内容成为各社交平台体现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行业外部来看,社交平台的移动性使行业不断与其他领域拼接融合,从网红、直播、社群等紧密相关的细分领域,到广告、游戏、电商、金融、O2O等,在相关产业链寻求更大发展及变现机会。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