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鲸类为何频繁搁浅?专家解读:原生地海域可能被污染

2021-07-13 15:04:52 来自: 快科技

最近几天,关于鲸豚类在滩涂搁浅的消息不断出现,浙江沿海多地的各路救援人员也相当繁忙,不断的赶场救援。

从数据上来看,在6天内就出现了16头搁浅事件,为何鲸类近期频繁搁浅?专家给出了解读分析。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文治透露,根据目前了解的信息,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每次鲸豚搁浅都不是一个个体搁浅,而是多个个体的集体搁浅;第二,搁浅的都不是一个物种,至少有两个物种;第三,搁浅的时间和地点都非常接近;第四,无论搁浅的是瓜头鲸还是糙齿海豚,都不属于近岸物种,而是生活在几百到上千米深的海洋水域。

林文治表示:“综合这四点信息,我认为,搁浅的情况接连发生,很可能是因为这些鲸豚生活的海域发生了某些区域环境事件。比如说高强度的声学环境污染,或者海洋水体污染等等,造成了这些鲸豚迷失方向,发生搁浅。


专家科普科学救助方式

对于近期频繁出现搁浅情况,专家也在节目中科普了鲸类搁浅的救助方式,希望大家在应对此类情况时能更加科学,保障鲸类的性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表示,在救助时一定要保证动物正常的呼吸,所以一定要把动物的身体摆正,让它的呼吸孔朝上。

另外就是因为鲸类是水生动物,它没有支撑身体的强大的四肢,实际上它的胸腔腹腔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这个时候一般尽可能在浅水里边,让它有一定的浮力来支撑它的身体。

同时,还要避免泥水进入呼吸道,并保持鲸类的皮肤湿润,避免阳光直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辛雯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