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华社的最新报道,截至19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陶岔渠首累计调水入渠水量达4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7900万人,南水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大中城市主力水源。 如果我们以蓄水量1000多万立方米的西湖为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当于在6年多的时间里搬运了2800个西湖。 据了解,除渠中存有的水量之外,南水北调中线已分别向河南、河北供水135亿立方米和116亿立方米,向北京、天津供水68亿立方米和65亿立方米。 中线工程惠及了20多个大中城市及131个县,其中,北京有1300万人喝上了南水,天津有1200万人受益于南水,河北省有3000万居民受益于南水,河南省有2400万居民用上了南水。 从2014年12月通水算起,南水北调中线已连续运行2400多天,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 据悉,南水北调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将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改变南涝北旱、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 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规模和难度都远超三峡工程,其中中线工程从位于长江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一路向北最终抵达北京和天津,2003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