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8月14日晚,河南邓州市汲滩镇当地的一处大桥上,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大量飞虫,引发关注。 根据当地村民的说法,这些虫子是晚上有了灯光之后才 才出来的,白天的时候并没有。可能是由于附近有水加上有灯光,就把虫子吸引过来了,密密麻麻在一起看起来还是有些恐怖的。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在这座约300米长的桥上,无论是路面上还是空中都有大量的虫子,当有车辆路过的时候从灯光可以看出,密密麻麻的虫子就像“蝗灾”一样。 对此,专家表示,这种昆虫叫做蜉蝣,是一种水生昆虫,幼虫生活在水中,只有成虫才出水飞翔。成虫不进食,寿命短一般,只活几小时至数天,对农作物没有危害,当地大桥上近年来已经发生过两次。 据了解,蜉蝣目通称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形状,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和蜻蜓目可同分为古翅次纲,他们的翅不能折叠。 蜉蝣目昆虫体形细长柔软,体长通常为3-27mm,触角短,复眼发达,中胸较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须,部分种类还有中央尾丝,稚虫水生,成虫不取食,寿命很短,最短仅一天而已。 蜉蝣成虫不进食,蜕皮后,它们的消化道内充满了空气—最后一次蜕皮之前,中肠鱼端愈合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腊肠状的气球。里面全是空气,使得幼虫能轻易浮到水面上来。 蜉蝣幼虫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淡水栖息地,大部分存在于温度适中、不断流动的活水中,少数可在咸水中生存,有一种甚至在陆地上生存,成虫生活一般在飞行中度过。除南极洲,北极高纬度地区和部分海洋岛屿外,全世界均有分布。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