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冠病毒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并且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找答案。 据外媒报道,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和老挝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老挝北部的石灰岩洞穴中的蝙蝠身上,发现了迄今为止基因相似度最近接新冠病毒的病毒。 报道中指出,研究人员在洞穴中捕获了645只蝙蝠,并在蝙蝠的身上筛选了与新冠病毒相关的病毒。结果在大马蹄蝠中发现了三种相关病毒:BANAL-52、BANAL-103和BANAL-236。 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些病毒与新冠病毒共享了超过95%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发现BANAL-52与新冠病毒的同源性为96.8%,这也是目前在基因方面,比其它已知病毒更为接近新冠病毒。 据悉,此前,已知与新冠病毒最接近的病毒基因组序列是RaTG13,该病毒序列于2013年在马蹄蝠中发现,与新冠病毒共有96.1%的基因组。 此外,与其它已知病毒相比,这三种新发现的病毒在其基因组的关键部分受体结合域(RBD),与新冠病毒也更为相似。受体结合域病毒的一部分,允许它与宿主细胞结合。 而在新冠病毒中,受体结合域能够与人类细胞上一种称为ACE2的受体结合,病毒利用这种受体作为进入细胞的通道。 更为关键的是,BANAL-52、BANAL-103和BANAL-236可以与ACE2结合并利用它进入人体细胞。到目前为止,其它所有在蝙蝠身上发现的潜在新冠病毒祖先的候选者,包括RaTG13,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不过,这三种病毒都缺少一个被称为“Furin蛋白酶切位点”的序列,该位点见于新冠病毒,有助于病毒进入细胞。这也意味着,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的起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Furin蛋白酶切位点”是如何以及何时引入的。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