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浙江女子围观宰鸭后确诊鹦鹉热 高烧胸闷路都走不了:鸟类爱好者当心

2021-10-12 09:55:21 来自: 快科技

围观宰鸭竟然能患上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年近50岁的耿大姐,家住浙江中北部农村,最近她突然出现全身乏力,连走路都走不了,还出现剧烈干咳,伴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9.2℃。耿大姐就诊于当地医院,但治疗几天不见好转,遂转诊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

耿大姐到达急诊抢救室时胸闷气急明显,感染病科认为,患者急性起病,肺部进展迅速,多肺叶病变,氧合低,符合“重症肺炎”。

但蹊跷的是,入院后相关常规检查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检测均为阴性,虽经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辅以高流量吸氧,几天后复查肺部CT示肺部病变却较前明显进展。

进一步详细询问病史,终于发现缘由:耿大姐发病前10天左右曾看人家宰杀鸭子,待了一小会……有活禽暴露史,得警惕人畜共患疾病可能。

不出所料,肺泡灌洗液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结果,检测出鹦鹉热衣原体核酸序列,耿大姐最终被诊断为“鹦鹉热”

潘红英主任介绍,鹦鹉热又称为“鸟疫”,由携带鹦鹉热衣原体的鸟类及鸭等禽类传染给人,最初发现该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

近年国外相关文献报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需要引起大家警惕。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见为高热、寒战、剧烈头痛、肌痛、干咳、呼吸困难和胃肠道反应,易有肺外器官的受累,严重者危及生命。据报道,近日浙江丽水有一例患者因救治无效死亡。

在治疗方面,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药物首选四环素类,次选大环内酯类。治疗疗程至少10-14天,延长疗程至2-3周可减少复发。

医生提醒,频繁密切接触鸟与禽类的人群属于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鸟类爱好者要注意保持养鸟环境的卫生,每日清洗鸟笼,在清洁粪便时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提倡应用“湿式作业”,以免致病微生物扩散到空气中被吸入人体而感染;购买活禽时要保持距离,食用禽类时要彻底煮熟。若禽类出现鹦鹉热症状应立即隔离,并及时处理病禽。若人出现相应症状,应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张晴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