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民日报》发文提到了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刷屏上瘾的问题。 其中一位浙江杭州的周女士称,为了方便家校联系,给上初一的孩子买了一部新手机,但孩子天天刷短视频,说也不听,马马虎虎写完作业就赶紧抱着手机。 通过家长群得知,这种状况并不只是自己家出现,非常普遍,而且“短视频刷多了,孩子容易上瘾,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更可怕的是,大数据算法推荐相似内容,让孩子越来越沉迷。 据报道,前不久有有记者在杭州多所中学展开调查,发现近九成学生有使用短视频平台的习惯,近一半家长表示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沉迷短视频的现象,超半数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 对此,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主任杨群表示:“现在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生活的内容和方式都离不开网络。” 他认为,短视频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想要完全回避短视频并不现实,而且短视频上也有许多健康、正能量的内容。但不管内容健康与否,刷屏成瘾现象都会给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有些青少年还热衷于模仿短视频中的人物形象、动作,更加影响其健康成长。 如何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杨群认为,首先应重在预防,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社会支持、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应对策略和有节制的手机使用都是防止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许泽玮称:“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刷短视频,只靠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远远不够,家长在这其中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而这其中,未成年人是否应该使用手机,以及形成怎样的手机使用频率和习惯,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首先要发挥自身的示范榜样作用,用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刷短视频的时间。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