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消息,今日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办。会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王晓东发表演讲称,生物医学研究永远在路上,有信心在有生之年解决大部分绝症。 王晓东称,艾滋病今天依然令人害怕,但是对于HIV病毒感染的过程,如何在细胞里进行复制已经被人类了解,并开发出针对各个步骤的药物。现在艾滋病已经完全可以控制,不再是绝症了。 王晓东表示,乙肝病毒是个小病毒,但造成的问题非常大,目前两亿四千万人被感染,数量远大于艾滋病人,每年一百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并有了许多成果,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通过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现在小朋友感染的情况已经很少了。 王晓东介绍了预防与癌症的两种方式:抗病毒的HBV、HPV疫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介绍了三种治疗方式: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杀死癌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王晓东称,肿瘤免疫治疗是免疫系统的总动员,提供了新的策略来对付癌症。“我很有信心,癌症被称为绝症将会很快解决掉。”(张泽宇) 以下为演讲全文: 谢谢邓锋,今天非常高兴来跟大家一起回答这样的一个题目,那就是绝症不绝。这个题目出了以后,我有两个感受,第一个,绝症听起来还是挺让人担心的一件事。另外,又不绝,让我们就更加的失望。我们希望什么呢?不光是绝症绝,而且最好是以后就没有绝症了。今天,我想用我后面的十几分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题目的解读。 我们之所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绝症,在我看来,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然,我这里还不提我们现有的六千多种孤儿病,我们也多数没有办法,这里我只讲影响很多很多人的这样一种疾病。首先有聪明的病毒,我后面还要具体的讲,我怎么说聪明的病毒呢?病毒是一种非常微小的微生物,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跟我们的身体共进化了很多很多年。他非常非常的聪明,它们的生活目的是浸染我们,给我们造成不适和疾病。在历史上很多很多年,病毒的感染是绝症,我后面还要讲一个具体的例子。即使现在,还有一种病毒,影响了我们很多很多人,我也会提到。 另外就是一个善变的癌症。为什么讲善变的癌症呢?癌症的发生是我们自己的身体细胞发生了变化。那么它在各种环境和基因,甚至是完全躺着中枪的形式发生了基因方面的突变,结果他使我们自己的细胞最变成了攻击我们身体的细胞。那么,最后,如果说我们在现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边,我们在治疗癌症,预防癌症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的情况下,那么我将来有一天,我也可以预见癌症,我们现在所谓的绝症,可能会被预防,可能会被治疗,那么我们的寿命,可以再次的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还要面临着一个另外的绝症,那就是损伤的神经。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么我们很多的神经细胞,最后受到了损伤,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损伤,为什么我们的神经细胞会离我们而去,在现在,还是很多的我们不清楚的。但是我也有信心,我们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对神经退行性的病变,我们也会有预防,甚至是治疗的办法。即使我们把这些我们眼见的疾病都治好了,我们寿命提高到两百年,我想我们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所必须面临的新问题,这一点来讲我们研究生物医学的,我们永远不会失业,我们永远在路上。 所以,如果台下有小朋友,将来要选择职业的话,欢迎参加生物医学研究的科学队伍。 那么我说起来病毒,我想在过去并不遥远的过去,艾滋病是谈艾色变的一种绝症。当时像我80年代中期去美国留学的时候,这个疾病刚刚开始,不知道什么东西引起的?因为得这个病的,免疫系统坍塌了,它预防感染的免疫系统坍塌了。会非常非常的悲惨,很多人因为这个而去世,我在这里还讲一件,今天还想起准备这个幻灯的时候想起的另外一件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非常让人不舒服的一件事,就是在90年代,我们从海外回国探亲的人,路过中国的关的时候每个人都是要抽一管血检查艾滋病,不能把艾滋病带到中国来。那么艾滋病对我们来讲已经谈不上是绝症了,因为我们科学的发现我们对引起艾滋病的HIV的病毒,它如何侵染我们的细胞,如何在细胞里面复制,最后又如何组装成新的病毒感染新的细胞,我们对它的生活史,现在已经了如指掌,因为我们了解了它,我们就针对它如何感染细胞,如何在细毛里面复制,如何细胞里边复制以后的组装,我们已经开发出来针对各个步骤的药。而且这样药物变得越来越好,现在得艾滋病,感染了HIV,并不是一个绝症了,因为有生物医学的研究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最后药物开发,最后和临床应用。把这几种药用在一起,当然了,这中间大家都知道的。我们华裔的医学家胡大一教授发明了鸡尾酒疗法,把这几种药放在一起,现在艾滋病已经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一种疾病,不再是一个绝症。 那么,在这里,我想再提一下另外一个我们国人身受其害的另外一种病毒造成的疾病。这就是刚才我说我们现在有针对这个艾滋病的,在细胞里面复制的各个步骤,我们都可以控制它,那就是乙型肝炎,造成乙型肝炎的乙肝病毒,是一个小病毒,但是造成非常大的问题。为什么说是一个小病毒,相对于造成艾滋病的HIV病毒来讲,乙肝病毒的基因组非常小,他自己目前我们知道的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只有一个霉而不像HIV病毒基因组编码了好积极霉,所以我们能对他多管齐下,他只编码了一个霉,而且我们对他在细胞里面怎么样感染和复制都所知甚少,对乙肝的病毒,我们治疗方法并不是很多。 而且乙肝病毒目前全球感染了两亿四千万人,在中国,大家最近的数字,差不多有八千万人被感染。相对于全球三千五百万艾滋病人,他的数目要大得多。而且每年有差不多一百万人会死于跟乙肝感染有关的,病毒感染有关,每年死一百万人,差不多相当于一场大型战争了。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全球感染乙肝病毒的地区,多数都不在发达地区,欧美感染的很少。感染最多的是什么地方呢?中国和“一带一路”。所以,就是针对乙肝的这个病毒的研究,在欧美不是一个热点,也不是一个重点。不像HIV,那么我们中国人就应该对乙肝的病毒研究,是不是能够有做出比较重大的贡献。在这里,我也给大家分享一个最近我们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李文辉老师的研究成果,那就是他们的研究组发现在肝里面有一个负责胆酸,肝肠循环的受体,什么是肝肠循环呢,我们吃了油腻的食物以后,我们的肝会分泌胆酸,用来溶解和帮助消化这些油腻的食物,这些胆酸到肠道以后并不是都排出去了,多数是通过肝肠循环被肝重新吸收了。怎么进的肝呢?就通过了一个叫做牛黄胆酸的转运受体,李老师的研究组发现这个受体其实就是乙肝病毒进入肝细胞的一个途径。刚刚我提到了,有了这样的一个受体,它就把我们对乙肝研究在各个方面打开了这个途径,为什么我说乙肝研究打开了这个途径呢?是因为以前很少很少或者是说没有途径,为什么?我刚才提到了一个原因是因为它这个病毒很小,基因组很小。它只有一个逆转录酶,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乙肝病毒,并不感染我们很多常用的试验动物,除了感染人,大猩猩,黑猩猩以外,连猴子都感染。那么人、大猩猩,黑猩猩,都不是我们常用的实验动物。而且他很难在体外建立这种稳定的感染,有了这样的一个,知道怎么进来的话,现在可以在癌细胞,细胞珠上完全实现乙型肝炎病毒的生活史,我们搞研究的知道如果在细胞珠上可以重复生活史的话,像我刚才举的HIV的例子一样,我们就可以在更深入的分子水平上了解他们如何进的细胞,在细胞里面如何被复制的,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发药物。 我们有了这个基因以后,对他们也做了所谓人类遗传学的研究。为什么?这一点在这里我也要给大家戳穿一个谜,很长时间为什么说中国人容易得乙肝呢?是不是中国人基因组的问题,容易得乙肝啊?其实我们综合研究发现不是这个情况,为什么乙肝在中国这么多,那是题外话了。但是我们通过遗传学的研究,我们发现有一类的,这个基因上有一个基因的多态性,其实在中国人里面有这样的多态性。有这个多态性的人是不感染乙肝的,我们中国人不仅仅是不是特别容易感染乙肝,而且我们有一部分中国人不感染乙肝。 那么,有了这样的手段,我们现在对乙肝病毒这样的一个世界难题,我们在中国这样的研究和药物开发,现在处于一个在我看来是领先的地位。那么,其实乙肝病毒在80年代,90年代初,比中国现在要厉害很多,为什么厉害很多,因为当时没有疫苗。其实现在乙肝,我们多数情况下,尤其是我们小朋友们感染乙肝的已经非常非常少了。是因为开发出了预防乙肝的疫苗,而且我们大家都能接种到乙肝的疫苗。但是乙肝的问题在于我刚才提到了,是世界上两亿多人,中国八千万多人,其实多数是慢性的感染,并不是新的感染。而是说过去被感染过,病毒没有办法被清除。那么,这样没有办法被清除,那么他的问题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感染过乙肝的人最后会变成肝癌。下一步,虽然我们能够把乙肝彻底的根治,癌症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又是一个新绝症。<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