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18)上周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在本次CES2018展上,小探客编程机器人,一种为学龄前儿童设计的编程机器人出现在展会上 。 像搭积木一样学编程 说到学习编程,你是否脑海里都是码农们愁眉苦脸坐在电脑前的形象? 与一般人印象中的机器人不同,小探客机器人的使用者无需电脑,也不需要手机,而是将一块块有着“前进”“右转90°”“笑脸”的彩色图案标注的积木,轻轻松松地像插在控制器上,之后一按“运行”,圆滚滚的机器人按照积木上的指令行动起来。在北京小探客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小探客科技的CEO张栋给围观的各国参展人展示了这款针对3-6岁儿童的编程机器人。 张栋是小探客科技的CEO,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的女强人,也是一个2岁半孩子的妈妈。在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她发现给孩子自主玩耍的空间非常重要。教育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自由地体验与玩耍 。 “我们起名‘小探客’,也是这个理念的体现。英文‘Tinkerer’指‘以修理、调整,或者不熟练、实验的方式来工作的人‘。我们希望孩子能通过我们的玩具自由探索、实验,爱上创造。“ “孩子需要开放性的、可以自由探索的玩具。孩子天生有创造力,在他们小的时候,一定要去滋养这种创造力。发散性思维对于创造力很关键。一旦上了学,学校就会提供大量的机会锻炼他们的“收敛性思维”,也就是找唯一的“正确答案”。所以在早期,要给孩子尽多地提供发散性思维的机会。这就需要具有开放性的玩具,也就是有不是一个、而是很多正确答案的玩具。市场上这种玩具很少见到。“张栋说。这让她有了自己来做一款机器人玩具的想法。 无屏设计,让孩子抬起头来 在人手一只智能手机的现代,孩子们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多地围绕着电子屏幕展开的。太多的研究数据表明,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会影响孩子智力、情感、社交的发展。张栋表示,这就是为什么小探客机器人采用的是无屏幕设计。孩子们可以自己把玩玩具的时候,与家人、小朋友们互动, 而不是永远低着头重复机械地用手指戳各种屏幕。 这不仅仅是一个让孩子对编程产生兴趣的教育玩具,更是一个让孩子的社会互动、情绪发展、自我表达等内在素质得以提高的必要途径。传统的玩具如积木、橡皮泥等都体现了这些优点,小探客编程机器人将传统玩具的灵魂与现代科技的形式给出了完美结合。 “低地板,高天花板”是好玩具的特征 小探客机器人非常容易上手,父母带来的3岁孩子在展台前无需依赖指导,就可以自己让机器人动起来。当然,随着指令积木块越来越多,玩法就变得复杂多样了。小探客科技给父母准备了地图纸,小卡片等配件,让小探客机器人的前进、转圈等行动指令和各种不同的表情进入一个“情景故事”,让父母孩子的故事时间更有创造力。除此之外,父母还可选择更高级的编程模块来和孩子一起探索编程和逻辑思维。 小探客科技CEO张栋说,好的教育类玩具,既可以让初学者容易上手,同时又能让已经入门的孩子乐在其中。 随着孩子年龄增加,对编程基本逻辑得心应手之后,孩子们会自发探索出更多复杂的玩法,永远不会玩腻。这些玩法更加成为她们今后进入编程学习的坚实基础。 小探客机器人的造型简洁,孩子们就能在创造自己的小故事时,可以将它想象成任何东西。小探客科技提供的地图纸、卡片的设计都以鼓励孩子们去探索、创造为基础,拓展想象空间。 小探客机器人初级套装里的积木无论如何组合,都能动起来。这可以让孩子乐趣无穷,同时逐渐了解积木的属性。同时,机器人的反应可以给孩子所编的“程序”最直观的反馈,不需要父母指导,孩子便可自己发现机器人的执行是否与自己设想的一致。这个玩具特征叫作”self-correcting”(自我纠正)。 张栋相信,孩子的创造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小探客的团队一直在探寻如何将孩子们的创造力释放出来。3-6岁的孩子极具可塑性,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适合玩这款玩具,在玩耍中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释放创造力、培养程序思维。这些都是比起学校成绩单来说更需要培养的素质。 也许,从小玩着小探客无屏机器人的孩子们,长大后也会带着自己的产品,相会在莱斯维加斯,一起参加某一年的CES展吧?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