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魔镜告诉蒋方舟,她今天要化什么样的妆容。电饭锅电饭锅,告诉蒋昌建,肚子饿了要吃什么。什么?还有让《最强大脑》“水哥”王昱珩都觉得惊奇的手套?!没错,在联想智能生态高校创新大赛总决赛上,来自大学的年轻创客让人“脑洞大开”,恨不得现在就把他们的创意产品带回家! 对年轻创客们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止是三强的10万元奖金,还有来自联想产品量产上市以及“上不封顶”的收益分成机会。开场时,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作为主办方和整场节目的重量级嘉宾,就向崭露头角的年轻创客们发出了以上邀约。除此之外,大赛奖励还包括联想offer的机会等等。 为年轻创客打call的联想智能生态高校创新大赛不仅是一次比赛,通过汇聚年轻人的创意和智慧,并将它们实现成为一个个智能家庭、智能穿戴、智能出行领域的产品,大赛也代表着联想的智能生态战略进一步从概念走向实践,从而加速智能物联网时代到来。 没有车库,但有青春,“造”一个未来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的小说《青春》中有这么一段:“二十岁出头的时候,请把自己摆在二十岁出头的位置上。你没有理由也没能力去拥有一个四十岁的人拥有的阅历和财富,除了手头的青春你一无所有,但就是手头这为数不多的东西,能决定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如果青春就是一段精力过剩的躁动期,有人选择用过剩的精力去交换一种或许能改变世界的躁动,这种躁动叫做——创新。 近年来,有许多美国的科技巨头都诞生在车库中,车库也成为了“创新”的另类代言。但人们忽略了“车库创新”的核心,那些在车库中创新的,都是无所畏惧的年轻人。 此次联想智能生态高校创新大赛,就以“年轻‘造’未来”为主题,将青春的“躁”化为创新的“造”,不仅是来自超过500所高校的近13000名参赛者的共同愿望,也是联想的期许。 联想首次面向全国高校举办智能生态创新大赛,旨在挖掘那些隐藏在中国高校里的创新人才和创新产品,并联手大学生孵化一批被联想赋能而获得更高商业价值的标杆样本,进而不断丰富联想的智能生态版图。 鏖战三个月,在总决赛中,力求模仿妈妈的饭、将妈妈的味道留在身边的“味来智能煲”,凭借优胜创意在众多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助力南开大学优米团队一举夺魁。正是这一“煲”,抱走了评委们的芳心。来自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姐妹组合glitter团队,则凭借一款集美妆社交和智能推荐于一体的“海马魔镜”斩获大赛亚军。这块“墨镜”,尤其获得了以当代才女蒋方舟为代表的女性的青睐。来自西安科技大学的触梦科技团队,凭借一款可延伸手指触觉的“Hypnos触觉反馈手套”最终斩获大赛季军。这一技术的问世,已经让游戏迷们翘首以待:眼镜不能代替身体的全部触觉,让手先感受起来! 冠军:南开大学 优米团队 亚军: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glitter团队 季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触梦科技团队 去年5月,刘军回归变革中的联想,他曾有这样的表述:“用一句话总结联想变革的方向,那就是非常明确地向服务转型,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型。” 高校创新大赛,体现的正是这种转变。年轻的创客们,不仅仅是创意的提供者,同时也是联想的用户或者潜在用户。为年轻创客打call,联想要表明的,便是自身的开放态度和与更多伙伴共同开启智能物联网时代的期待。 年轻创客、新鲜创意、“原生”产品,都是联想智能生态的组成部分。到年轻人中去,为创新赋能,体现联想在双创时代的社会责任感,是联想智能生态的未来布局,打造智慧联想的支点之一。 让创意释放自己的“洪荒之力” 创新大赛仅仅是对联想智能生态的部分展示,大赛过程中体现的也仅仅是联想智能生态的部分能力。比赛不是目的,创意才是关键,更为重要的是创意的落地,这就需要联想智能生态真正释放出“洪荒之力”。 在这次创新大赛上,还有许多很好,但最终没能进入三强的“好创意”,如帮助伤残人士复健的设备、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的新风系统、可纪录主人喜好的智能感应水龙头等等。这些创意产品,不少都是可以直接拿来商用的产品。由联想来做这次的创新大赛,使得年轻创客们的作品,更容易孵化成成熟商品。 实际上,针对部分作品进行深度孵化,将年轻创客们的概念作品,最终孵化成成熟商品,也是“后高校创新大赛”阶段联想的打算。孵化年轻创客的产品,对于联想而言,更像是智能生态的一次彩排。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