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我们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能够集中注意,不要分心…… “咦?哪来的小松鼠?” 窗外突然跳出的小松鼠就这么成功地干扰了我们正在进行的实验,成功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早上打开电脑想要认真的工作一会儿,邮件叮的一声提示你有新的邮件;处理完邮件,刚打开要写的文档,系统弹出了新的广告,刚好是你感兴趣的内容……去商场买日用品,常常买回来一大堆用不到的东西;打开手机想给朋友发个消息,欸,朋友圈有更新,我先看一下,等等,我刚刚是想做么来着? 小松鼠指的就是那些干扰你,使你从真正在做的事情上分心的东西。邮件、广告、朋友圈的更新,甚至饥饿、口渴、某些瞬间的想法都可以是小松鼠。 生活中经常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小到一餐一饭,大到职业婚姻。这些抉择常常要调集我们的注意力,对各个选项的价值一个一个地进行判定,这个过程在大脑中从感觉系统收集原始信息开始,到抉择最终做出为止。小松鼠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闲着,而是持续不断,不遗余力地对我们进行着干扰。 比如你在网上购买手机。网页上同时呈现了许多手机的图片、参数、价格等信息,这些信息同时进入你的眼帘,通过视网膜,一层一层向大脑的高级中枢传递。这是一个典型的并行信息处理的过程。然而,你做决定的时候,却需要通过注意力的转换,一个手机一个手机地进行研究,最后来做出判断,这又是一个串行的信息处理方式。聪明的广告商往往会通过靓丽的产品图片、粗体标出的折扣数字等等方式来吸引你的注意力,进而影响你的抉择。看到小松鼠了么? 那么,大脑在从并行的信息处理到串行的信息处理之间是如何转换,注意力又是如何调节这个转换过程的呢?这是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杨天明研究组最新在eLife发表的论文[1]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参与价值选择的脑区——眶额叶皮层 研究发现,这一编码感觉信息所关联的价值信息的关键脑区在大脑的眶额叶皮层(顾名思义,它是大脑额叶的一个分区,位于你大脑前端底侧,靠近眼眶的位置)。在这一脑区中,存在编码各选项价值,类别以及被选价值的神经元[2]。眶额叶皮层通过‘登记’外界刺激和奖赏之间的关系参与价值抉择。 当同时面对不同的选项时,科学家发现眶额叶皮层中,和价值编码有关的神经元活动会受到眼睛注视位置的影响[3],而且它们在决策过程中编码的价值信息也会在不同选项之间切换[4]。 注意力影响价值判断 在日常生活以及实际研究中,和注意有关的信号常常和抉择、价值等信息混在一起。因为通常有价值的东西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我们做抉择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也往往更偏向我们所选择的目标。 为了区分注意、价值和抉择等不同因素对大脑活动的影响,研究者设计了一种精巧的行为范式来训练猕猴。在这个行为范式中,猕猴只需要观看图片而不做任何选择的任务。猕猴每次会观看两张分别代表不同奖赏的图片,然后,电脑随机选择其中一张图片代表的奖赏给予猕猴。这意味着最后给予猕猴的奖赏和猕猴的主观意愿无关。 然而我们发现,猴子的注意力几乎完全分配给了奖赏更高的图形。当屏幕上出现奖赏更高的图形时,猕猴的瞳孔会放大,和我们看到好吃的食物的反应一样。 与此相应的,眶额叶编码价值的神经元的活性也完全由更高奖赏的图形支配,而完全忽略了另一张图片。这种由注意力调控的全或无的编码方式是之前在大脑其他脑区没有观察到的。 在进一步的试验中,研究者会在猕猴观看图片的时候,随机转动其中的一张。这个转动就是这个实验里的小松鼠,它和奖励没有任何关系,奖励依然由电脑随机从两张图片中选取。但是这突然的图形变化可能会吸引猕猴注意力。而眶额叶皮层神经元灵敏地‘捕捉’到了注意力的变化。 尤其是当转动发生在代表较小奖赏的图片上的时候,之前完全忽略这种图片的眶额叶神经元会开始编码这张图片的价值,显示出猕猴的注意力切换到了被旋转的图片上。 价值信息影响注意力的切换 然而,猕猴的注意力的切换还与两张图片所代表的奖赏相关。具体说来,当两种图片之间的奖赏差异越大,注意力被“小松鼠” 吸引切换到奖赏比较小的图片的可能性则越小。 这就像你在阅读一本非常引人入胜的书的时候,外界的干扰很难影响你;而如果你看的书不那么有趣,那么身边一点点小动静都能吸引走你的注意力。 这也提示我们,当你想要完成某件事时,如果你想要降低小松鼠对你的影响,首先你应该做的是,提高这件事在你心中的重要程度;其次尽可能营造一个干扰较少的环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