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GASA说 2018年4月,美国《时代》杂志发布名为“伟大的科学家--改变世界的天才和远见者们”特辑,共梳理出古往今来最为伟大的101名科学家,包括霍金、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居里夫人等。其中仅有1名亚洲科学家入选,而且,他还是中国人。 文末附《时代》“伟大的科学家”完整名单。 本文5876字 | 6分钟阅读 责编 | Sophia 你认识这个人吗? 估计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他。即使报出他的名字,可能也没听说过。 他是,董枝明,古生物学家,今年已经81岁了。退休前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IVPP)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恐龙动物学。 他刚刚入选美国《时代》杂志“Great Scientists”(“改变世界的101位科学家”)名单,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天才和远见者”、“中国龙王(China‘s Mr。 Dinosaur)“,与霍金、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居里夫人等科学巨人一同入选,并且是其中唯一的亚洲人。 他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也没有被评为院士,国内媒体上很少看到关于他的报道,看上去他的研究领域与人们的生活相距甚远。可是,为什么美国《时代》杂志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 《时代》杂志“Great Scientists”(“改变世界的101位科学家”)特辑封面,2018年4月出版 从《侏罗纪公园》说起 董枝明,太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入选《时代》杂志“改变世界的101位科学家”也鲜有媒体报道。 然而提到以恐龙为主角的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大家就不陌生了。1993年《侏罗纪公园》上映后蜚声全球,那些可爱的恐龙名字,深深地留在了观众的脑海里 。殊不知,《侏罗纪公园》里恐龙的名字都是由董枝明应斯皮尔伯格的邀请命名的。 董枝明曾把《侏罗纪公园》里的6位主演名字的首字母结合起来命名了他研究的一种恐龙,取名为“明星龙”(“Jurassosaurus”),意为恐龙中的明星。后来董枝明又放弃了这一名字,正式命名为“天池龙”(Tianchisaurus,属名),但是保留了种名以纪念电影《侏罗纪公园》 这就是董枝明; 第一个发现北极圈里的恐龙化石,在北极升起国旗的中国人; 享有“中国龙王”美誉的他已经给42种恐龙命名,全球无人能及; 无论国内外,凡是有恐龙化石分布的地方,他几乎都亲自考察过; 他和他的老师带队,让中国的恐龙研究从零起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恐龙大国; 世界闻名的两座中国恐龙博物馆,与他的贡献密不可分; 出版了相当多的恐龙作品,让青少年了解恐龙,热爱恐龙,在世界刮起“恐龙旋风“; 日本青少年评选“你最喜爱的十个人”,排名第二; 外国同行将一种恐龙的种名赠送给了他,董氏中华盗龙; 戈壁沙滩穿梭五十载,他用自己的足迹丈量恐龙的生命,解读侏罗纪时代的地球奇观; 他是中国龙王,China’s Mr。 Dinosaur。 世界上命名恐龙最多的人 从1820年,英格兰研究人员威廉·巴克兰(WilliamBuckland)、吉迪恩·曼特尔(GideonMantell)、以及理查·欧文(Richard Owen)等开始恐龙研究以来,全世界发现的恐龙有1000多种。从那时起,古生物学家们就开始了给恐龙命名的竞赛。 截至2005年,全世界历史上所有Dinosaurhunter(恐龙猎人)Top30名单里,董枝明以命名了42种恐龙位居第四名,也是当今世界上命名恐龙最多的古生物学家(前3名已去世)。另外一个中国古生物学家徐星以24种的成绩位居第十名。 董枝明的成就不仅在于发现的恐龙种类多,而且命名的准确率也很高。董枝明的恐龙命名准确率高达64%,国际上同级别的其他古生物学家命名准确率仅为20%左右。 《自然》杂志报道,从1824年到2014年,命名的1401种恐龙里,16%的名称是重复的,32%存在其他类型的错误。 给恐龙命名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相当复杂和困难。找到恐龙化石,首先需要查找分类系统,确认是否曾经发现过。如果是新品种,则需要根据恐龙化石碎片分析可能属种和起源地,最后进行命名。 恐龙是已经灭绝的物种,没有可以测序的基因组,通常只有少数骨头是已知的,因此很难区分不同的物种。很多被命名的恐龙,随着更多的考古成果出土,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细节和证据出现,会发现原来的命名是有误的,有些命名就失效了。 还有一些命名错误是由于恐龙的定义改变了,从而变为错误和无效,这是不可预料的错误。有一些早期的恐龙因为定义变化而不再是恐龙。 因为困难重重,董枝明的研究和命名成果越发可贵和有价值。 董枝明研究恐龙化石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手法,有时候碰到一些化石无法辨别,还会用舌头沾一下来分辨。董枝明说:“给我一块中国境内的恐龙化石,大体上我就能知道属于什么恐龙的,可能在哪个地层里出土的,有的甚至都可以看出来在哪个省或者哪个盆地出来的”。 董枝明的“恐龙人生” 董枝明从事恐龙研究50多年,如果从结缘恐龙算起,将近70年的时间。他这一生可以说全部奉献给了恐龙。 董枝明与恐龙的渊源是从13岁的时候开始的,当时念初一。中国恐龙研究的创始人杨钟健在青岛搞了一次恐龙展,董枝明看到后感到很惊奇,从此知道了地球上还有这样一种曾经占统治地位的庞大生物。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毕业那年得知杨钟健正需要助手,于是就报了名,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IVPP)。 杨钟健是中国古生物学的奠基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1928年杨钟健带队考古挖掘了中国猿人第一块头盖骨。1953年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1957年研究室改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举世闻名的大英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