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学讯 据自然母亲网站报道,科学家在细菌DNA上添加代码,可以遗传至下一代,DNA存储基因信息的方法类似于计算机硬盘存储数据。目前,科学家发现一种方法能够将活细菌变成硬盘! 哈佛大学遗传学家塞斯-希普曼(Seth Shipman)和杰夫-尼瓦拉(Jeff Nivala)带领一支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方法,能够使细菌复制计算机代码,世代传递这些信息,从而确保信息能够“备份”,即使个别细菌死亡。 目前为止,这种技术能够将大约100字节的数据上传至细菌,这足以在细胞中存储简短的字母或者诗句。当该方法变得更加精确时,将可能编码更多的文字进入细菌身体,或许未来有一天,寄生在人体的细菌也可以作为一个图书馆,允许人类下载信息内容。虽然这是遥远未来才能实现,但却是非常有趣的。 这项技术基于存在于许多细菌的免疫反应操控,该系统的工作实际上比较简单,当细菌遭遇威胁性病毒,能够本能地切断攻击性病毒的部分DNA,将其混合至基因特殊区域。之后细菌使用病毒DNA部分识别未来可能遭遇的病毒,并快速形成防御系统,复制该免疫部分进入基因代码,可使细菌传递信息至后代。 为了使细菌能够复制计算机代码,研究人员仅是将计算机代码作为病毒DNA进行处理,之后细菌能够工作,剪贴相关信息至基因特殊区域。但是当前这种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并不是所有细菌都能剪切完全的信息内容,仅有部分信息可以复制,但如果将该代码引入细菌种群,便能很容易地获得完全的信息内容。 存储信息取决于细菌的存储能力,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使用大肠杆菌,这种细菌仅能有效存储大约100字节,但是对于其它细菌,例如:硫化叶菌可以存储数千字节,通过使用合成生物学工程处理,可以指数级地增加细菌信息存储能力,使该技术更加有效实现。(悠悠/编译) 精彩视频推荐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