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个月内发生两起重大命案的滴滴正处于风口浪尖上。愤怒、惋惜之余,如何避免滴滴命案再次发生才是重中之重。据了解,滴滴近日开始了新一轮的安全背景审核,并冻结了一批有犯罪前科的司机;广州市交通部门发布公告称滴滴顺风车下架期间,以其名义变相从事旅客运输的,将依法按非法营运处以3-10万元不等罚款;虎牙直播等直播平台上的顺风车直播视频也被官方下架……这些原本就应该得以重视的事件在事故发生前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权责不对等之下,滴滴 “黑化” 2014年,Uber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将共享经济的概念带入了中国。共享经济的出现本是为了提高闲置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但随着资本瞄准共享经济市场, 2015年掀起了一股共享经济狂热风,在出行、餐饮、住宿等领域涌现了大量创业公司。 其中,出行领域市场最大,竞争也最激烈。Uber、滴滴、快的、嘀嗒、快快租车等平台相继出现,并涌现出快车、专车、拼车、租车、顺风车等不同分类。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8年《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5月底,网约车app市场渗透率为16.9%,用户规模为1.85亿。继2015年2月与快的合并后,滴滴又于2016年8月与Uber中国合并,如今的滴滴已成长为中国网约车领域的巨头。 作为全球最大共享出行服务公司,被誉为“Uber杀手”的滴滴如今真的成了“杀手”。回顾此次乐清女孩事件:案发前一天,该司机曾对另一乘客欲行不轨,被乘客投诉到滴滴平台,滴滴却没有及时处理该投诉,甚至让该司机继续接单。受害者及时发出求救信号,亲朋好友及时报警救援,客服毫无作为,受害人以及亲属虽然及时发现了危机,但是没有权利去启动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获取司机信息/车牌号信息/形成轨迹以及警方的立案权。一连串的事件最终酿成此次悲剧。 有媒体总结出了滴滴的七宗罪:对预警视而不见、客服反应迟钝、缺乏警方联动机制、默认公开用户信息埋下隐患、平台审核存漏洞、紧急删除微博回避问题、一家独大缺乏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涉嫌滴滴司机强奸、杀人等恶劣程度案件,自2015年起就有17件,小事件更是不计其数。 事实上,由于“共享”概念之模糊,滴滴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都广泛存在。 Uber 就曾多次陷入法律纠纷。Uber称其平台下的司机是伙伴而非员工,将自己定义为一个科技平台,为这些伙伴提供商业机会,而不是拥有和管理这些司机,因此无需提供司机的员工福利、无需对司机进行管理、无需对司机的行为负责……如此说来,网约车平台实际上就是“互联网+黑车”一样的存在。重要的是,美国各联邦法院对此也持不同意见,至今难以做出规范。 身陷剑桥分析数据泄露事件中的Facebook也告诉我们,无人监管的大型平台在权责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只会走向“黑化”。科技的进步要在制度进步、管理完善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地为人类造福。那么,被《经济学人》称为“制造信任的机器”的区块链,是否能够在平台方制度不完善、欠缺社会责任感的情况下做出有效改变呢? 二.区块链是否可以拯救“共享出行”?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基于区块链技术,以代码和机器代替人工,可以从源头监管,实现信用认证,确保评价真实、过程透明,并且结果不可篡改,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滴滴评价系统形同虚设、投诉无法得到即时反馈等问题,区块链可以做出诸多改善,并且在这基础上,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1.信息透明不可篡改:根据滴滴公告,在此案中,司机驾驶牌照与注册牌照不一致,在网络上更有黄牛代办注册,更改注册资料等,若基于区块链技术,任何篡改记录都会被记录在案,一旦有错即可追溯篡改人,即可改善滴滴司机注册乱象。 2.引入智能合约机制,增加犯错成本:在此案件中,出现了滴滴绝对无法推卸责任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在案发前一天,该犯罪司机已被人以骚扰投诉,然而滴滴未采取任何措施,司机仍然可以正常接单。若引入智能合约机制,司机被投诉就会信用减分,智能合约自动减少派单,若出现重大投诉,直接封号,司机犯错成本大大增加,相信从一定程度上能大大减少犯错、犯罪。 3.搭建公共信用体系:乘客乘车前即可看到司机的信用体系,有多少投诉,有哪些方面的投诉,系统还能根据信用评级做出提醒,乘客有权根据信用评级取消接单,信用直接影响到司机的经济收益,如此便能督促司机保护好自己的羽翼。 4.权责共担提高效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结构引入了权责共担的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强中心化平台的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也便于各地政府的相关监管。 5.出行数据实时上链显示:乘客乘车过程中,所有数据,比如时速、路线等等都能够在链上进行实时显示,公开透明并且不可篡改,一旦有数据出现异常(比如路线差异,时速差异等等),所有人都能看到,并可以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6.骚扰警报机制:相比于在滴滴中对骚扰的处理方法:被骚扰——举报客服——客服回报给上级——上级再做决定这个冗长而且低效率的过程,区块链给了我们一套完美的“一键式”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当有乘客受到骚扰时,只需要一个操作,就能够通过智能合约来完美解决骚扰事件。 当然,技术永远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能预防和降低这些问题的发生。虽然区块链技术尚且处于发展初期,谈论代替滴滴为时尚早,但是未来的到来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借用一句话,“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 UChain:共享经济2.0时代来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