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业界资讯 查看内容

京东失宠:300 亿美元市值如何消失

2018-09-21 18:35:09 来自: 爱范儿

当京东紧贴传统业务「拼搏、战斗」之时,「破坏式创新」的对手悄然而至。灵活性和创新不足,正在挤压它的未来。

投资人正在抛弃京东。

它多年的支持者高瓴资本在一个季度内减持京东 6 亿美元,减持占比高达 40%;诸如富达这样的二级市场大基金也在抛售京东股票;摩根士丹利把京东目标价下调了 30%。

这不仅是因为黑天鹅事件——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美国涉嫌性侵,两日内市值跌去 72 亿美元——在此之前,京东已经被资本市场看淡,市值已经从一个季度前高点的 654 亿美元,下降到如今的 372 亿美元。

▲ 上图:京东近半年股价;下图:拼多多股价

曾经,中国电商业两大巨头中,阿里巴巴看似是那个已经吃尽中国网民,摸到天花板,潜力有限的一家;而对京东来说,则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但在两家公司上市后的四年中,反而是阿里巴巴增速一直大于京东,在海外扩张和线下新零售市场攻城拔寨。京东增速缓步下滑至 30%之时,阿里电商业务却有高达 60%的增速。

▲ 上图:京东收入和增速;下图:阿里电商收入和增速

到了现在,情况更坏——原本等待京东开垦的下沉城市市场,被忽然出现的拼多多插上了登陆旗帜。

一位接近京东的人士告诉 36 氪,刘强东曾在内部传递的态度是:拼多多不过是流量端的奇技淫巧,零售的核心依然是供应链和物流。

一位京东高管是这么评估拼多多的:这不是京东能做的生意,因为京东没有 9 块 9 的低端供应链;京东信仰的是「消费升级」。

京东的长期投资人、今日资本徐新曾在接受 36 氪采访时说,错失拼多多是因为自己「没有认真跟进,要检讨」,「但每次零售革命,归根结底都要能创造新的价值。拼多多创造的价值是什么?是一起拼团更快乐?还是 10 块钱便宜了两块钱的快乐?个性化推荐让人越刷越过瘾,把时间都耗光了?」这可能也是京东心态的侧面反映。

「如果遇到一家成本比京东更低,效率比京东更高的公司,它一定会慌,但遇到跟自己完全不同的新物种时,它会从内心否定、甚至无视。」一位前京东高层人士对 36 氪说。

当拼多多上市后被群嘲是卖假货的「拼夕夕」时,它忽然宣布与网易严选合作——拼多多供应链和劣质货品问题,看起来不再是大问题,其市值瞬时大涨 30%。

3 亿用户的京东,和「3 亿人都在买」的拼多多中,京东顿时成了落寞的那个。

倘若以「创造价值」来论,京东以巨大的决心和努力——它多年大手笔投入物流建设,甚至因此多年被传资金链断裂,它还为自有的十几万快递员上缴五险一金——建设出了中国B2C电商物流的样板,连阿里巴巴也最终做了「菜鸟」向它学习。

但以「价钱」论,它却被后来者拼多多轻巧地赶上了。

很难说京东犯了什么严重的错误,但竞争环境的急遽变化,新老敌人的前后围剿,使得它的去路已经插满了对手的旗帜。

这引出一个疑问:京东这样的公司,是沿着自己的传统核心优势一直走下去即可,还是必须做好随时变化、否则就要被时代抛弃的准备?巨大如京东这样的组织,又如何能因时而变?

这简直是一个时代命题。

意料之外的颠覆者

终于,「京东拼购」在今年 3 月开始高调招商,与淘宝特价版上线一前一后。

但其实早在 2014 年,京东就尝到过社交玩法的好处。当时,由并入京东的原腾讯电商团队主导,推出过「砍价」、「裂变红包」,而且有分享数过亿的案例。

但京东对这种玩法一直不重视,直到去年底。在此之前,拼多多(前身拼好货)在 2016 年已经进入微信交易额前 15 名——即使阿里巴巴无从一窥这个数据,腾讯最重要的电商伙伴京东不应该毫无知觉;该年,拼多多B轮融资被各家 VC 争抢,腾讯也成为其股东;此后,拼多多的广告在 2017 年铺遍大街小巷,到了下半年,其订单量超过京东一事,更是成为投资领域口耳相传的公开秘密。

拼购要成功,得有两个条件:能在微信里玩(这就排除了阿里),得有「低价爆款」式的商品。

在微信支持上,京东得天独厚——只有它同时在微信里拥有「发现-购物」和「我-钱包-京东优选」两个中心化入口。而腾讯投资的其他电商公司,包括蘑菇街、唯品会,都只有一个入口。

错失机会很正常,但最痛心的是机会曾经就在眼前。

但最让京东纠结的是,「一直会有声音说,我们京东是高品质、高端的,不太想去做自己觉得很 low 的商品。」一名京东管理层说,这让他们忽略了中国市场的需求是多元的,「我们太纠结了,太为现况所限。」

换句话说,对依靠「正品行货」成功,乃至投入大笔广告费打造「品质生活」形象的京东来说,拼购是反直觉、反传统信仰的。

拼多多已经证明,拼团适合的是超低客单价、低决策门槛的商品,而这跟京东既有的品牌、货品、用户都相差甚远。刘强东在今年一季度财报后的高管会议上说,「如果大家看一下拼多多的 Top 10 或 Top 100 名单,会发现他们与京东主流用户和主流商品几乎重合地很少……虽然在拼购方面京东的模式与拼多多一样,但货品、用户体验和拼多多完全不一样。」

那么,拼购这项业务,京东是否压根就不应该做?

回顾京东历史,它的增长一直靠两条路线:一是从地理位置上扩张,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乃至更低线城市下沉,标志就是它不断增长的「211限时达」城市名单;第二则是品类扩张。

京东试图为攻占下沉市场分已经付出了多年努力:2013 年,京东 O2O 业务在山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