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数码 智能设备 查看内容

未来十年改变世界,人工智能四大发展趋势分析

2018-11-27 14:38:30 来自: 搜狐网

61岁的比尔·盖茨在一篇给大学毕业生的寄语中把当今时代称为“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在庆幸自己在20岁时就有机会参与到那场改变世界的数字革命的同时,盖茨直言如果在今天寻找和当年一样能够对世界带来巨大影响的机会,他第一个考虑的就是人工智能。

与比尔·盖茨一样,《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同样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充满期待并做出一系列大胆预言。在他看来,未来10-20年人工智能将对世界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一切都将变得智能化。专注于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Gartner公司的报告则认为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变得无处不在。

与此同时,担忧、不安乃至惶恐的情绪开始在人群中蔓延,来自未知的力量让人坐立不安但又无所适从,人们不知道人工智能究竟是装满了灾难的潘多拉魔盒,还是一部通往更高级人类文明的电梯。唯一可确定的是,盒子已经打开,电梯的按钮已经按下,已经没有人可以让这一切停下来。

1995年,微软发布Win 95操作系统时特意请来滚石乐队演唱了那首著名的《Start Me Up》,米克·贾格尔用其独特的嗓音唱到:“If you start me up,I'll never stop”,今天看来这句歌词颇有象征意味。当人们按下人工智能的开始按钮,它将永不停止。就像一架高速飞驰的列车,任何人没有中途下车的机会,也不知将被带往何处。

当然,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并非无迹可寻。在我看来,人工智能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将呈现出如下四个主要发展趋势。

趋势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人工智能产品全面进入消费级市场。

中国通信巨头华为已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将其应用在旗下智能手机产品中,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 X也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面部识别等功能。三星最新发布的语音助手Bixby则从软件层面对长期以来停留于“你问我答”模式的语音助手做出升级。人工智能借由智能手机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在人形机器人市场,日本的软银公司研发的人形情感机器人Pepper从2015年6月份开始每月面向普通消费者发售1000台,每次都被抢购一空。人工智能机器人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商业机会同样让国内创业者陷入狂热,粗略统计目前国内人工智能机器人团队超过100家。图灵机器人CEO俞志晨相信未来几年:“人们将会像挑选智能手机一样挑选机器人。”

在我看来,售价并非人工智能机器人难以打开消费市场的关键,因为随着产业和技术走向成熟,成本降低是必然趋势,同时市场竞争因素也将进一步拉低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的售价。吸引更多开发者,丰富产品功能和使用场景才是打开市场的关键。另外一个好的信号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引起商业巨头们的兴趣。

零售巨头沃尔玛去年开始与机器人公司Five Elements合作,将购物车升级为具备导购和自动跟随功能的机器人。中国的零售企业苏宁也与一家机器人公司合作,将智能机器人引入门店用于接待和导购。餐饮巨头肯德基也曾与百度合作,在餐厅引入机器人度秘来实现智能点餐。上月19日,情感机器人Pepper也开始出现在软银的各大门店,软银移动业务负责人认为商业领域智能机器人很快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商业服务领域的全面应用,正为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商用打开一条新的出路。或许人工智能机器人占领商场等公共场所会比占领我们的客厅要来得更早一些。

趋势二: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将达到人类专家顾问级别。

“认知专家顾问”在Gartner的报告中被列为未来2-5年被主流采用的新兴技术,这主要依赖于机器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大数据的积累。

过去几年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能够获得快速发展,主要源于三个元素的融合:性能更强的神经元网络、价格低廉的芯片以及大数据。其中神经元网络是对人类大脑的模拟,是机器深度学习的基础,对某一领域的深度学习将使得人工智能逼近人类专家顾问的水平,并在未来进一步取代人类专家顾问。当然,这个学习过程也伴随着大数据的获取和积累。

事实上在金融投资领域,人工智能已经有取代人类专家顾问的迹象。在美国,从事智能投顾的不仅仅是betterment、wealth front这样的科技公司,老牌金融机构也察觉到了人工智能对行业带来的改变。高盛和贝莱德分别收购了Honest Dollar与Future Advisor,苏格兰皇家银行也曾宣布用智能投顾取代500名传统理财师的工作。

国内一家创业团队目前正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保险业相结合,在保险产品数据库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计算搭建知识图谱,并收集保险语料,为人工智能问答系统做数据储备,最终连接用户和保险产品。这对目前仍然以销售渠道为驱动的中国保险市场而言显然是个颠覆性的消息,它很可能意味着销售人员的大规模失业。

关于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凯文·凯利曾形象地总结说:“使用人工智能的人越多,它就越聪明。人工智能越聪明,使用它的人就越多。”就像人类专家顾问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客户的经验一样,人工智能的经验就是数据以及处理数据的经历。随着使用人工智能专家顾问的人越来越多,未来2-5年人工智能有望达到人类专家顾问的水平。

趋势三:人工智能实用主义倾向显著,未来将成为一种可购买的智慧服务。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俄罗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尤金首次通过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又见证了谷歌的AlphaGo和Master接连战胜人类围棋冠军,尽管这些史无前例的事件隐约让我们知道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因为太过浓厚的“炫技”色彩也让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很多质疑。

事实上大多数人在谈到人工智能时,首先想到的问题便是:“它究竟能够做什么?”“它到底能够用在什么地方?”“它能够给人类解决哪些问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方面,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似乎表现地更加实用主义一些。将主要精力投向人工智能领域的百度几乎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了旗下所有产品和服务中,雄心勃勃展开NASA计划的阿里巴巴也致力于将技术推向“普惠”。

人工智能与不同产业的结合正使其实用主义倾向愈发显著,这让人工智能逐步成为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吴恩达博士曾把人工智能比作未来的电能,“电”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按需购买的商品,任何人都可以花钱将电带到家中。你可以用电来看电视,可以用电来做饭、洗衣服,未来你可以用购买到的人工智能来打造一个智能的家居系统,这是一样的道理。凯文·凯利此前也曾做过类似预判,他说未来我们可能会向亚马逊或是中国的公司购买智能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君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