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打假黑科技 阿里对外披露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大脑

2019-03-08 14:54:42 来自: 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 记者 勃潺】2月28日,在阿里巴巴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发布会上,阿里巴巴正式对外披露打假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大脑”。据了解,为了联合社会各界共同治理假货,阿里巴巴研发了12项专为打假而生、不断迭代的“打假黑科技”。

  发布会上,阿里巴巴宣布升级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同时公布了“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从推动形成社会共识到推动社会共治的“成绩单”:两年间,阿里与全国31个省份的执法机关、数以千计的全球品牌权利人开展线下打假合作,累计挖掘并捣毁制假窝点2870个,涉案金额近百亿元。

  假货问题的全球性,体现在制售假链条的全球化上,阿里此前协助公安部破获的一起特大跨国假冒“美孚”、“壳牌”、“嘉实多”等品牌润滑油案,假润滑油从马来西亚生产灌装,销往全球各地,也流入中国,涉案金额上亿元。

  作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打击假货的难点在于,不论是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还是消费者,单靠任何一方都难以彻底解决。2017年,马云提出“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呼吁社会各方协同打假。

  

  (2月28日,阿里巴巴正式对外披露了打假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大脑”。)

  两年间,“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的打假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联合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消费者共建打假共治系统,帮助全球品牌权利人解决以往仅靠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将原本散落各处的打假资源、信息线索、鉴定资源聚合到了一起,假货的发现能力、协同能力、处置能力被提升到了新高度,制售假者生存空间遭到空前挤压。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介绍,网络假货治理成效显著,归功于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由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消费者、平台等各方共同组成的打假共治系统实现历史性闭环,“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成为现实。

  来自阿里的“年度知产保护报告”是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重要风向标。2018年的打假年报披露,在阿里平台,96%的疑似侵权链接一上线即被封杀,因疑似侵权被平台主动删除的链接量下降67%;96%的知识产权投诉在24小时内被处理,品牌权利人投诉量下降32%;被消费者举报删除的疑似假货链接量下降70%;被行政执法机关要求协查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量下降64%;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11笔为疑似假货,比去年同期再降26%。

  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负责人郭颖表示,阿里的知产保护行动,早已不只是打击可能出现在网络平台上的假货,而是务实+创新与社会各界联合挖掘围剿线下假货生产源头,2017年和2018年,阿里打假特战队已与全国31个省份开展线下打假合作,累计向全国执法机关推送涉假线索3544条,协助抓捕涉案人员3559名,捣毁窝点2870个,涉案金额近百亿元。

  

  (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负责人郭颖在分享阿里打假经验时称,2018年阿里协助31省份打假,协助抓捕制售假涉案犯罪嫌疑人1953名。)

  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总监李溪涵表示,阿里巴巴已在全面向社会提供打假科技和治理经验,共同提升全社会打假能力。

  在2018年,“2018国际知识产权执法大会”在阿联酋迪拜召开,阿里受邀在会上向到场的全球600余位政府、行业、企业嘉宾分享知产保护创新探索,世界知产组织也专程到访阿里交流打假实践。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说,阿里的实践给世界各国打击假货、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了可以复制的经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