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长征火箭20万美元游太空”“推出太空专车、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等发射服务计划”…… 当这些语句在新闻中出现时,人们发现:曾经颇显神秘的中国航天业,已悄然转变“画风”。而这背后,是中国航天商业化的大幕开启。虽然让公众兴奋的太空游还略显遥远,但作为交通工具的长征火箭其实已开始“专车”服务(指发射卫星等)。 与19日战略发布会上的宏伟计划相比,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火箭公司)位于一间普通写字楼的办公室颇显朴实。没有过多国企做派和军工的神秘,也还没有互联网企业足够的简明高效,但这家企业已经站上中国航天商业化的时代“风口”。 “对标SpaceX(一家美国太空运输公司)只是近期目标。”对马斯克(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和SpaceX颇为赞赏的中国火箭公司总裁韩庆平显得信心十足。10月20日下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韩庆平透露,中国火箭公司将成为国内航空商业化大平台,背靠强大的中国航天基础竞争力明显,将逐步注入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资产证券化也是目标之一,预计2020年在主板上市。 在韩庆平的描绘中,中国火箭公司的布局并不止于目前披露的商业发射服务、亚轨道飞行体验、空间资源利用三大业务板块。但被韩庆平反复强调的是,不能用搞国家重点工程的思路去搞商业航天。” 对于未来的战略投资引入,韩庆平透露,愿意投资的企业很多,但公司更看重投资者的业务、技术和市场支持。“互联网企业能有市场支持,我们很欢迎。”在他看来,中国火箭公司的空天通信网布局对互联网大咖也颇具吸引力。 ●载人游太空约10年后实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简称NBD):“20万美元游太空计划”大概何时可实现? 韩庆平:目前方案论证阶段基本完成,关键技术在别的型号也有所突破,现在正在寻求更多的资本,加大项目的投入力度,预计要在2019年能够做到样机的演示验证,再过两年进行商业飞行,真正的实现载人上天大概要十年左右。 NBD:20万美元的价格是怎么测算的? 韩庆平:这个价格目前没有完全确定,国际上美国、英国的相关公司的计划也是20万美元左右。想要达成一种能让大众消费的东西,价格制定不能太高昂,要在可承受范围内。 而实现亚轨道飞行体验,需可靠性更高,重复使用的次数更多。目前,我们经过分析,重复使用60次没有问题,倘若能做到100次,价格还下降空间,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得到体验。 NBD:商业化的关键问题是不断降低成本,在这方面中国火箭公司有何规划? 韩庆平:目前成本还是比较高,这和管理体制、运作模式有关系。军工企业内部的创新和研发都是相对封闭的状态,且内部有非常详细和明确的分工,缺乏市场竞争的要求。下一步想要降低成本,就要打破传统的模式,按照商业规则运作。 例如在某些环节上,要对外合作,遵循开放共享的理念,也有引入民营企业的可能,如今国家也在鼓励军民融合,因而航天也对民营经济中的研发成果、技术创新、成熟资本抱着开放的心态。 ●SpaceX商业模式值得学习 NBD:目前,最为外界熟知的商业航天公司是SpaceX,您如何看待这家公司的崛起? 韩庆平:SpaceX公司从诞生起就是一个商业公司,靠着3亿美元起家,用13年的时间在飞船、火箭等航天方面布局,目前又开始做回收,整体而言都是在做市场化的运作,自身也善于宣传和营销。NASA航天计划和SpaceX公司很契合,SpaceX公司也赶上了成熟的时机。 SpaceX公司从3亿美元走到今天,其商业模式是值得学习的。 NBD:您认为中国火箭公司与SpaceX相比有何优势? 韩庆平:中国火箭公司推出面向商业市场的空间发射服务,并提供从搭载发射到卫星组网的全套系统解决方案,是将商业航天提到了战略层面进行运作。中国航天60年的沉淀基础,底子在这里,肯定远远超过(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