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5G之后还有6G 与政治因素无关

2019-06-30 16:45:46 来自: 中国新闻网

中国科协年会举行“高端对话:5G与未来”,邬贺铨(左2)、邓中翰(左3)院士就参与对话交流。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哈尔滨6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邓中翰29日指出,5G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5G之后还有6G,跟政治因素没有任何关系。

   2019年中国科协年会当天在哈尔滨开幕,首次于年会开幕式上推出的“高端对话:5G与未来”聚焦备受关注的5G话题。主持人在对话开始,就抛出华盛顿一个智库曾直接称中国发展5G是“星球大战”的问题。

   对此,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邬贺铨表示,移动通信这么多年来基本上是十年一代,所以5G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5G之后还有6G,这是一种业务和应用,每个国家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只是走得早一点晚一点而已,和“星球大战”计划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现在看上去,很多国家都会在今年开始5G的服务,这都是考虑到本国的需要,跟世界上其他的政治因素并没有什么关系”。

   持相同看法的中星微集团创建人邓中翰说,5G是人类一个基本通信方法的技术进步,它并没有任何大家想象的政治因素。中国从2G、3G、4G、5G一路发展下来,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业方面受益非常大,整个生活效率、生产效率都大幅度提升。

   他认为,中国5G发展意义非常重要:3G时中国是刚刚参与、跟跑,到了4G中国实现并跑,到了5G,华为等中国企业瞄准全球市场,在专利、芯片、软件、系统及标准方面,获得很多话语权,这也体现出中国对通信技术的高度重视。

   邬贺铨指出,中国看重5G,是因为它会带动消费上面很多新的应用,未来也会有产业方面的很多应用。1G到4G主要是面向消费者应用,5G要扩展到产业应用,渗透到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智慧城市、自动驾驶、农业等各个方面。长远来看,产业应用的回报收益可能要大于面向消费的应用,但在5G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是消费应用为主。

   邬贺铨说,当然,5G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就像4G到现在的规模,中国经历了六、七年的时间,5G将来覆盖到像4G这样的规模,也需要七、八年时间。有预测称,到2035年,全世界会因为5G经济产出增加4%,对应全世界是12.3万亿美元的规模,2035年的GDP,全世界会因为5G增加7%。对中国的分析认为,到2035年,中国因5G发展GDP大概增加1万亿美元,带动约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这不单对中国,对美国也一样”。

   邓中翰指出,今年应该算是5G元年,在产业方面,中国将与全球其他科技合作伙伴一起,推动5G发展应用,相信经过几年发展,5G带来实际的应用就会像3G、4G一样普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