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永浩专访:来投资和收购锤子的比传闻还要多 马上还有新品
新浪科技:现在供应产能的情况如何? 罗永浩:这个请我们研发和供应的合伙人吴德周来谈谈吧。 吴德周:一般新发布的时候供应链的产能都会比较紧张。但是我们这一次准备还是相对比较充分,比如一开完发布会立马就可以销售,而且发布之后几个主要销售渠道都卖完了。这一块的话一定加大产能,尽快满足大家的需求。 新浪科技:这次从T系列变成了M系列,背后是如何考虑的? 罗永浩:T系列是以比较激进的设计导向的系列,但原来我们不是一定要新开一个系列的。按照T系列继续走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个跟我们品牌的调性都是相吻合的。 但是作为这款旗舰机,我们内部在做调研的时候,觉得一定要把指纹识别放前面,然而这样做之后发现传统T系列的设计语言和方式就没法儿再继续使用了。所以坦率来讲,你们看到实体键的初期还是三个实体键,是经历了非常复杂的一个时期,比如有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三个圆”的设计,但是真正尝试去开磨具的时候,做成圆润的三个,设计感就会被破坏,做成平的三个玻璃片,又很难保证光泽色都一样,你拿着看的话就会显得低端。 在这种情况下,一轮轮产品改下来,后来被迫改成“乌纱帽”式的,中间一个“圆”,两边两个“棍”。做了这个之后,开始觉得不舒服,但是某一代工程机天天拿着用,适应了之后觉得还不错,这个时候吴德周刚加盟锤子,觉得“这个太丑了”。于是我们出去给自己一圈朋友看,最后大家普遍觉得很丑,于是内部又继续做了尝试。 那最后,吴德周就说现在选择之后两个:一个是做成“乌纱帽”式的,但是因为丑被骂,最后卖不动。另一个就是去掉两个“棍”,正面做个圆,但也会被骂,因为你原来是设计驱动型的,但至少还能卖。 所以你现在是走到中途的时候,只有这么两个选择。后来我们只剩一个“圆”的时候给公司里200多个人看,大家都说非常好看。那又问像不像iPhone?回答说“像”。那怎么办?继续看有没有大厂做过,发现也有做过圆的。 但是作为一家设计驱动的公司,最后弄出来像iPhone还是挺尴尬的,不过最后讨论来讨论去,就觉得要么就废掉心血投入很多的项目。要么就继续做,但做好因为像iPhone而挨骂的心理准备。 然而这件事滑稽的一面是:如果你做成椭圆的就像三星,就像现在国内主流都是椭圆,大家做多了就觉得相安无事,至少没有像iPhone。这是一个很怪的逻辑。 新浪科技:那吴德周加入后自己感觉如何? 吴德周:现在最大的感受是很兴奋,我这是第一次现场参加发布会,之前都是被内部安排学习在线观看的。所以这次发布会的心情很兴奋。另外,现在我们已经在做明年的项目,罗老师之前拿出个几个ID设计让我眼前一亮,确实很不一样。所以现在产品做出来,big bang也好,one step也好,确实是革命性的交互。从我产品经理的角度,一般是两个屏幕切换,所以最大的感受是每天都会有新的惊喜。 新浪科技:加入锤子科技后有什么变化? 吴德周:锤子以前是项目驱动型,但是现在我们有了产品线,有了产品经营的概念,所以整个产品团队在为产品负责。另一个是现在硬件团队已经从50人扩展到了120人,所以现在平行开发两款产品是完全没有问题。 第三是供应链的问题,在供应商的选择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在M1的供应产能上,也会越来越好,但也需要一点点时间。 新浪科技:挖了吴德周多长时间?怎么打动的吴德周? 罗永浩:差不多挖了7个月吧。德周因为家在上海,又刚生了第二个孩子,所以他基本是不考虑的,但是我老来找他磨叽、找他谈心,有时候也假装路过上海,害怕他有压力不敢见。 所以聊了比较多时候共识还是比较多,因为德周经历了华为15年,也就是华为手机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所以经历也是独一无二的,更何况现在是华为手机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所以他本来是不考虑动的,但是我们聊多了之后呢,德周对于产品也很有追求,在硬件工程上也会挑战一些更具挑战的东西,这种东西在求稳的企业里不是总有机会去做,所以我发现了以后就拿着我们的一些工业设计的东西去诱惑他,后来陆陆续续谈了6、7个月的“恋爱”,就把他骗回了北京。而且他非常辛苦,因为华为现在什么都不缺,他已经很久没在工作中遭遇缺钱、缺人和缺资源的情况了。到这儿来要经历很痛苦的适应吧,比如账期,现在就是先给钱也要求着别人,这在华为是不可能出现的。 德周的另一个特点是心态特别好,永远笑着,有感染力,所以大家特别疲惫的时候,只要他在,就有感染力。 所以我们虽然经历了研发高管团队的交接,但整体还是非常稳定吧。非常短的时间扩了一倍的规模,现在可以说在生产研发上,我们走在很好很好的一个状态上。以前我们偏弱的也是这方面。 以前的团队多半来自MOTO,是一个高度成熟分工非常细致的大企业,所以知识上有些地方不可避免地有盲区。但华为团队经历了手机从无到有的过程,知识上基本也没有什么盲区,所以控制得比较好。 新浪科技:那吴德周您本人怎么看加入锤子这件事? 吴德周:我是5月份加入的,如果现在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还是会一样选择锤子,因为锤子的差异化一直做得很成功。硬件的差异会越来越小,软件和品牌调性将是锤子与生俱来的。另外在ID和UI上,罗老师真的是一个天才的产品经理,所以在整个机制上,我们是比较互补的。 罗永浩:德周加盟也是让手机圈里很多人很吃惊,不太理解为什么加入这么一个各种困难的公司,但是我们确实共识比较多,这也是一个基础吧。他来了以后也为我们带来了一大批老部下,而且都是之前已经离职华为的,他把他们挨个召集起来,所以当他还没入职的时候,已经为我们召集了30多个人的团队了。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