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如何按SpaceX风格引爆一枚火箭:恢复发射前该知道的真相

2016-11-07 15:49:04 来自: 新浪科技

  文章来源:航天爱好者自媒体平台

  距离SpaceX在9月1日发生的爆炸事故已经过去两个月了,事故调查报告仍未最终出炉,但依隆·马斯克在近日接受CNBC独家采访的过程中透露了事故的最终原因,为了解释清这次航天史上从未有过的离奇爆炸事故,我们特地翻译了一篇外文解析文章,希望能为你答疑解惑。而有关调查完毕后恢复发射的最新消息,详见正文后主页君的日常唠叨。本文原作者:JonathanBarnhart 翻译:Flying_Pencil

  如果你忘了9月1日发生了什么,看这个视频就好!

  译注:事故原因逐渐浮出水面,原因是与COPV直接接触的少量超冷液氧在氦气加注过程中固化,随着氦气的充入,金属内胆逐渐膨胀并将固体氧挤压入包裹在外的碳纤维中,最终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引发爆炸。这消除了我们之前有关于设计缺陷的担心,只需要稍修改加注流程,这样的悲剧便能避免,看起来12月的复飞越来越近了。

  到目前为止,对于9月1日的那场离奇事故,我还没有看到最终调查报告的出台。但当近日依隆·马斯克在CNBC对他的采访中反复提及几个词时,这一下引爆了我的思维。——他说的是液氦和固态氧。这次的重要访谈让我们能够了解他们目前的处境是什么,为什么SpaceX能够如此自信的判断:他们的猎鹰-9火箭可以在下月(12月)恢复发射。

9月1号的事故击碎的不仅仅是一次发射,而是火箭复用的理想。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知道爆炸是由“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COPV,Composite Overwrapped Pressure Vessel)引起的(译注:猎鹰-9火箭的COPV由铝制内衬和碳纤维外壳组成,内衬的作用只是隔绝容器内外,强度由外面缠绕的碳纤维提供。)。COPV是在高压下用于保存气体的罐子。在猎鹰-9火箭中,它用于保存氦气。氦气在猎鹰-9火箭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比如罐体加压和级间分离。

  COPV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它被用于火箭中已经有几十年了。COPV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和极轻的结构重量,它主要由纤维组成,因此在某些方面它的性质更趋向于织物而不是金属。

  某次发射任务后从天而降的猎鹰9火箭的COPV,底部可以清晰地看到露出来的碳纤维,纤维包裹的内胆采用的则是铝合金,具体工艺和合金牌号不详

  在这里我要说的,SpaceX做的另一件事是它给火箭加注接近冰点的液氧而不是其他火箭普遍采用的接近沸点的液氧。因此,这构成了此次爆炸事故第二个重要的因素——接近三相点的液氧。有时候,COPV将吸收少量的液氧。但是事物并不会简单的相加,液氧已经冷却得更冷,但它仍然是液体,这两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是如何带来的固态氧的呢?

  通常情况下,如果不停的给一个固定大小的储箱充气,气体会放出大量的热。我们可以发现,当我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轮胎会变得非常热。这可以由理想气体定律pV=nRT来描述,当把COPV填充到猎鹰-9的5500 psi时,产生的热量将十分惊人。(主页君注:p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强,V为理想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而T则表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R为理想气体常数。psi单位则是磅每平方英寸,一种老美的常用压强单位)

  如果在普通火箭中,COPV(译注:原文如此,但实际上很少有火箭直接将COPV浸于液氧中使用)是浸在低沸点的液氧罐中的,这不是问题。液氧将随着COPV充气的进行而被加热,过热的液氧将蒸发带走这部分额外的热量。然后,地面设备会将另外的液氧注入火箭来弥补这部分的损失。

联合发射联盟旗下的“半人马座”上面级,它的氦气瓶悬挂于储箱尾部。

  我们来对比一下,图为猎鹰-9火箭的二级液氧储箱,图中液氧液面已经下降了不少,而在二级点火前COPV都是浸泡在满满的液氧中的,这种设计相当少见,甚至可以称得上是SpaceX首创。

  但是,追求技术先进性的SpaceX往往不走寻常路。SpaceX使用的是接近三相点的超低温液氧(主页君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冷液氧”或“过冷液氧”,猎鹰-9加注的液氧温度比正常火箭所采用的还要低,意图利用过冷液氧的高密度特性,在储箱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贮存更多的液氧推进剂,从而榨干火箭的运力,煤油预冷类似),如此低的温度便不允许COPV的热量进入液氧。热量的释放将引起推进剂温度的上升,而密度和温度有关,更高的温度意味着只能携带更少的推进剂,从而导致火箭运载系数的下降。所以,追求更大运载能力的SpaceX不会采用目前常规的COPV充气方法。

  那么氦气是如何充入COPV的呢?固态氧又是怎样产生的?在此之前的我们还不知道SpaceX是如何处理液氧加热问题的。直到昨天,采访中的马斯克提到他们会使用液氦填充COPV,而不是完全充入氦气。这种加注程序能尽可能的保证液氧低温:在COPV注入液氦来吸收加热产生的热量。热量会使液氦沸腾,而不会加热它们外部的液氧。(主页君注:就是说,SpaceX为了防止加压用的氦气加热液氧,影响预冷效果,采用沸点低至-268.9摄氏度的液氦来灌装COPV,这样一来,液氧是不会吸热蒸发了,但是液氧熔点只有-218.4摄氏度,液氦反倒吸收了液氧的热量,导致部分渗入COPV碳纤维缝隙间的预冷液氧变成了固态氧)

  只要去查一下表,我们都知道液氦三相点比液氧的更低。显然,SpaceX知道其中的差异,为什么他们的火箭科学家不认为这会有问题?

  事实证明,液氦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物质。它的一个特性是具有非常低的比热容。通俗来讲,它只需要很少的热量,便能加热到很高的温度。显然,SpaceX的工程师们认为只要在液氧中留下足够的热量时,液氧便不会凝结成固体。可悲的是,只是大多数时候,他们是正确的。

  当接近三相点的液氧浸入COPV纤维时,它发生了极少量的冻结,这是一场灾难。COPV具有5500 psi的压力,纤维被强力地压缩。这时,如果和COPV纤维交织在一起的氧气是液体或是气体,那么它将被挤出。但它不是,它是固态氧。

COPV剖切开后的横截面,银色的就是铝合金内胆,液氧就是渗入了箭头所指的这种材料缝隙中。

典型的碳纤维缠绕过程。

  更糟的是,碳纤维会和液体或固体的氧气反应,很容易爆炸,这一点我们早已知道。而且,这一切只需要一点点机械应力,便能触发。所有这些碳纤维与固态氧,需要的只是一点点(主页君注:根据原文,液态氧也会反应,但由于受压能够挤出,所以不会爆炸,事实上碳纤维复合材料跟液氧的相容性问题从90年代已经很著名了,只不过不是这种形式)。形成了这种组合时,碳和氧会爆炸,随后,会波及到整个COPV。

  从初步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得知,爆炸损坏了COPV,大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