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报道,在2019年欧洲联合胃肠疾病周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报告称,18种常用药物种类广泛影响肠道菌群的分类结构和代谢潜能。在研究参与者中还发现了8类药物可增强抗生素耐药性机制。 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和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观察了41种常用药物,并评估了1883份来自人群队列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和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样本。 研究人员比较了吸毒者和非吸毒者的分类和代谢功能,观察了单次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效果。观察到的变化可能会增加肠道感染、肥胖和其他与肠道菌群相关的严重疾病和紊乱的风险。 肠道菌群是指生活在肠道内的微生物种群,它包含数十万亿种微生物,包括至少1000种不同种类的已知细菌。人类肠道的微生物群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治疗。 在过去的15年中,微生物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报告肠道菌群不仅在肥胖、糖尿病和肝病期间,而且在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期间发生了变化。 发现对微生物组影响最大的药物类别包括: ·质子泵抑制剂(PPI)——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影响11%到24%的欧洲人口。PPI还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根除、胃返流和barrett食管。 ·二甲双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影响10%的欧洲成年人;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每年欧洲34%的人口服用抗生素; ·泻药——用于治疗和预防便秘,影响17%的欧洲成年人。 研究人员发现,PPI使用者的肠道菌群显示上消化道细菌数量增加,脂肪酸生成增加。而二甲双胍使用者的潜在有害细菌大肠杆菌(E.coli)水平较高。 研究人员还发现,另外7种药物与肠道细菌数量的显著变化有关。IBS患者使用某些抗抑郁药(称为SSRIs)与大量潜在有害细菌Euillus ramulus有关。口服类固醇的使用与高水平的产甲烷细菌有关,产甲烷菌与肥胖和体重指数增加有关。 评论研究者Arnau Vich Vila说:“我们已经知道某些药物的功效和毒性受到胃肠道细菌组成的影响,肠道菌群与多种健康状况有关,因此,了解肠道菌群中药物使用的后果至关重要。我们的工作强调了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考虑肠道菌群作用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可以解释与药物使用相关的某些副作用的新假设。”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