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据外媒报道,中国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内科医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居民中,有29.1%(2.778亿)的人是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腹部肥胖)的增长超过了50%。 研究人员定义的全身性肥胖为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28或更高;中心性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 该研究利用来自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系统调查的数据,抽取了全国抽取了全国31个省、超过44万例代表性的人群,评估出我国18岁以上的居民中,有29.1%(2.778亿)的人是中心性肥胖,其中男性占1.40亿,女性占1.38亿。 从地域上看,“大粗腰”的分布整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东北、西南和东部地区的粗腰人群较多;中部、南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相对较少。 该研究指出,美国的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美国20岁以上腹型肥胖人群占比为57.2%,虽然这一比例比我国的29.1%高很多。但中国肥胖人口增幅已超过美、英、澳大利亚等肥胖大国,肥胖总人口数已位居世界第一。 有研究显示,腹型肥胖者比全身性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高6.6倍;腰围≥85厘米的人患上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高于BMI>25的人;腰围与23种特定部位癌症存在相关性,腰围越粗,内脏出现癌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而在生育方面,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在不考虑男方腰围的情况下,女性腰围超过88.6厘米(约2尺6),其夫妻双方生育能力下降23%-36%;女方腰围正常的情况下,男方腰围在94(约2尺8)-101.6厘米(约3尺)的夫妻,他们的受孕率降低50%。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