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哪种人群易患癌症?科学家:“垃圾DNA”或影响遗传性癌症风险

2019-12-09 14:32:31 来自: 快科技斌斌

近日,据外媒报道,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个人患癌症的风险受到DNA中不编码蛋白质的区域的遗传变异的影响,这些区域以前被认为是非编码DNA(或称“垃圾DNA”)。科技快报

了解非编码DNA如何影响这种疾病的发展有朝一日可以提高癌症风险的基因筛查。而在未来,这可能会导致新的预防策略,或帮助医生更早的诊断疾病并带来更佳的治疗方案。科技快报

研究人员调查了846个DNA非编码区的遗传变化,这些遗传变化被先前的研究确定为影响癌症风险。这些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人类基因组中一个特殊的位置,在这里,每个人的基因密码的单个字母都是不同的。科技快报

与编码DNA的突变(如BRCA)不同,非编码SNP在人群中相对常见,但只会略微增加癌症风险。科技快报

研究小组分析了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存在与特定基因的表达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他们总共观察了13个不同身体组织中超过600万个基因变异。科技快报

研究人员发现,调节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区域变化会影响癌症风险。研究还显示,这些癌症风险SNP往往位于调节免疫系统和组织特异性过程的区域,这突出了这些细胞过程对癌症发展的重要性。科技快报

研究人员下一步将开发人工智能模型,以更好地预测癌症风险。他们还致力于确定调控许多与癌症发展相关基因表达的“控制中心”,这些基因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新目标。科技快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