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显示技术的迭代更新,全球显示产业的发展步入关键节点,OLED有望成为继LCD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据悉,苹果公司正从三星大规模采购OLED面板,采购订单或将达到数十亿美元。在苹果公司的带动下,未来OLED面板的渗透进程有望加速。 OLED 技术的普及打破了传统平面显示的限制,曲面屏或柔性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VR、可穿戴设备等多领域需求有望爆发,催生巨大的市场空间。 市场研究机构IHS预测,2015年至2016年OLED产品占显示产品营收比例约为12%至17%,到2020年有望达到46%。近期在集邦科技召开的产业预测研讨会上,分析师预计到2017年AMOLED显示面板将面临全球性的短缺。 在市场需求不断上升以及产业化进程提速的推动下,国内各大厂商纷纷转投OLED生产线,力争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占领先机。今年8月京东方宣布将量产我国首条柔性显示屏。11月16日,创维联合京东方、海思发布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OLED电视。虽然目前OLED核心技术仍被国外企业掌握,但我国在自主研发上已经有了大量深厚的技术储备。另外,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的《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技术创新,加快前瞻布局,到2016年全面掌握AMOLED技术。数据显示,今年全球OLED生产线投资计划超3200亿元。随着OLED的良品率不断提升,生产成本也将逐渐下降,OLED全面替代LCD的拐点将加速到来。 OLED 材料层的形成主要由OLED材料的中间体和单体粗品合成或升华成单体,再由面板的生产企业将多种单体蒸镀到基板上,最终形成OLED 材料层。其中,OLED有机材料成本占比达20%至30%。而OLED的有机材料主要包括发光层材料和传输层材料,因此未来发光层材料和传输层材料需求将大幅增加。目前我国材料企业主要参与OLED材料中间体和单体粗品的供应。此外,OLED生产线与LCD生产线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采用蒸镀设备制造发光材料。随着技术研发不断创新以及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推动,未来OLED设备和材料领域有望率先受益。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