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黄旭华、曾庆存两名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0-01-10 11:06:54 来自: 央视新闻

(原标题:黄旭华、曾庆存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审一次,根据《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

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

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含创新团队1项),二等奖160项。

10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分别颁给了中国工程院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百科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1949年,黄旭华毕业于交通大学造船系,成为中共预备党员。7月,黄旭华被选派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习。先后在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海运局)工作。

1954年,黄旭华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选送参加苏联援助中国的几型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

1958年,黄旭华调到北京海军,任核潜艇研究室副总工程师。

1961年11月,黄旭华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九研究室副总工程师。

1965年,研究所组建,黄旭华任副总工程师。 [13] 1966年,黄旭华和一批技术人员进驻辽宁的荒岛葫芦岛。

1970年,黄旭华主持设计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1983年,黄旭华被任命为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1994年,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庆存

曾庆存,1935年5月4日出生于广东阳江,大气动力学家、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2年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6年本科毕业后被选派留学前苏联,进入原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学习;1961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74年发表专著《大气红外遥测原理》;1978年由助理研究员被破格提升为研究员;1979年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1985年担任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4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担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2014年当选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2016年获得第61届国际气象组织奖。

曾庆存主要从事大气动力学、地球流体力学、数值天气预报理论、气候数值模拟和预测理论、计

算数学、大气遥感理论以及自然控制论等方面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