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未来标准化的生产由人工智能完成

2016-12-21 15:24:12 来自: 新浪科技

雨果奖2016年得主《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到场

   1月21日下午消息,由新浪科技主办的新浪“2016年度科技风云榜”颁奖盛典于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众多业界领袖同台共话科技行业。科幻文坛最高奖项——雨果奖2016年得主《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到场,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的一些观点。

  在郝景芳看来,未来我们会需要一个真正的人的教育机构,艺术教育、创造力教育、综合能力的教育,通识教育、情感教育,这些都是需要具备的。

  互联网教育给大家更多的选项和可能性,但郝景芳认为教育又不仅仅是一种产品,也不仅仅是钱的投入。我来我们需要一个打破目前常规的职业和常规的专业设置,让这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定制自己的培养方案的教育系统。

  郝景芳最后预言:未来的分工会更加明确,标准化的生产由人工智能完成,人类完成那些创造性和情感性的工作;同时,未来的组织也会更加灵活。

  以下为郝景芳演讲实录:

  其实有关人工智能时代对于我们人类社会,对于整个所有人的影响,我最近已经在一些论坛上讲过几次了,未来的时代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但是我今天可能想讲的更加细化一点,尤其我们今天是一个科技风云榜,我会更加详细的讲一讲我头脑中设想的,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是一个历史最关键的转折点,人工智能时代的产品大量的上市,未来可能我们每一个机械里面都会有人工智能的芯片程序。所以以后所有的这些其实都有了一定的人工智能的成份,我们同时还会看到大量的机器人占据我们整个的经济系统,所以我们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方便,我们的出行会越来越智能,我们去任何地方消费、生产活动都会有大量的人工智能辅助我们做决策以及做生产。所以这个时候就给我们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职业,未来我们的职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很多人的很多职业可能都会被取代,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也是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的一个话题。很简单的我们有了订机票的软件,曾经大量需要人工订机票的人,这个职业就不存在了,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过程在上演。

  这就给我们的教育系统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知道在上一轮整个人类大发展的变革中是一个工业时代,工业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标准化。我们的生产要用大规模的流水线,我们用工厂把每一个人放到一个标准化的位置上,把每一个人训练成一个螺丝钉,把每一个人训练得会应答这些标准答案,然后他可以在这样的大工业体系当中获得一个自己的位置。于是我们会看到,像这样的标准流水线生产,以及这样的标准化的教育体系,我们这样的教育体系其实是一个非常慢的产品,一两百年的时间,是完全适合于我们工业化的体系的。

  但是这种教育体系未来培养出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未来能够做标准答案的,能够做题目的,能够在标准化课堂里面上课的,未来能在标准的流程上做螺丝钉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将来前景是什么样呢?就是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就是像机器人一样的人,而这样的人最终会被机器人所取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前景呢?我们其实想一想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甚至是有一点可怕的前景。

  我写《北京折叠》是一个什么故事呢?是一个讲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取代了很多工人,取代了很多重复性劳动的工作者,以至于整个社会的大部分人口处在一个失业的状态。很简单,你想一想,我们培养标准化的个体他会做题目,他会给出标准化的答案,他会重复的做这些事情,完全听指令。可是这些特点人能拼得过机器人吗?完全拼不过,无论是计算能力还是听话能力,所有的能力,我们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人都会输给机器人。

  于是我们在未来时代就会发现面临着这样很难的窘境,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个社会是无法承担的。像《北京折叠》这样的一个社会,我想也是我们在座的所有人不希望看到的。那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未来的教育需要和现在这样标准化的教育系统不同,如果我们还持续着这种所有的学生坐在一个教室里面大家像机器人一样上课和答题的教育系统的话,我们很难面对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再由需要什么样的人推回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说一下我自己的想法,我自己觉得未来的教育,与其说是我们需要某种学校,设想一个很完美的学校,不如说我们需要一个教育的生态系统,我自己觉得未来会是一个所有人教育所有人的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解释一下。在最近的某一个创业者的群里面,有一个人说他们公司招人的时候,其实不要那种很有经验的程序员,要一些初级的。为什么呢?因为那种很有经验的程序员往往这个经验根深蒂固的印象太深,以至于很难学新的东西,他们要经验少一点的人在公司里面进行培训,就能够成为新的专家。这个提示我们,目前这个时代可能需要的人是需要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一步学习的人。所以我们在未来的时代,很可能看到真正的学校是不能满足我们的教育需求的,因为学校中培养的人只能培养你20岁,我们需要不断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加灵活的能够终身不断学习的。在我们父母的那个年代,大家会觉得我们大学学了一个专业真的就能够用一辈子,用到五六十岁毕业,我们就可以指望这个去吃饭一辈子。可是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其实几乎没有人能够觉得我们现在在学校里面学的东西就够用到一辈子,甚至是连十年都用不到就需要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学校系统之外有一个非常强大而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

  未来的时代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人性化的教育,因为刚才在我们对未来的一个推导,在这样一个标准化时代将要过去的时候,我们很多的重复性标准化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时候,我们就去想我们的工作要想哪里来?首先我们需要那些真正设计这些任务,设计这些人工智能的设计师,他们首先需要有一些比较超于人工智能的能力。其次我们需要什么呢?我们需要这些人工智能,这些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所不能够Cover到的那些领域。包括什么呢?包括创造性、情感交流、审美、艺术能力,还有我们的综合理解能力,我们把很多碎片连成一个故事这样的讲述能力,我们的知觉。所有这些在我们看来非常不可靠的东西,其实往往是人类这个智能非常独特的系统。现在人工智能在很多地方的识别不如一个直接性很强的小孩子。所以我们其实要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去反推有哪些是我们人类最独特的地方,艺术创造、情感交流,这些是我们目前的教育系统里面并不重视的东西,但是在我看来会是未来整个市场上面最需要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们会需要一个真正的人的教育机构,艺术教育、创造力教育、综合能力的教育,通识教育、情感教育,这种必须是很普通的。

  未来的教育我们会需要什么呢?我们会需要每一个人为了自己,可能自己给自己制定一套培养方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现在所有人都要从一个小学,按照教学大纲,中学按照教学大纲,大学选了一个专业的方向,就在这一个非常小的领域里面按照教学大纲去做。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职业实际上每天都在更新换代的,我们现在每年都听说一些新的职业,以前是完全不知道的。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微信公众号,就需要有运营的职业,这个岗位是现在很热门的。可是这个岗位跟我们的教育系统如何去匹配呢?未来新的职业会越来越多,层出不穷,花样繁多。而一个人他如果想进入一个职业,他其实可能需要的教育是来自很多领域,很多专业的。我们其实会知道,一个人应该完全有能力给自己制定一套培养方案,并且从各种渠道去寻求到自己的教育。也就是说,假如他想成为一个动画片剪辑师,他可以去某一个地方学习绘画美术的技巧,去某一个地方学习一些导演的技术,去某一个地方学习很多相关的技术等等,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未来还有很多新的工作。

  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生态系统,它可以打破目前常规的职业和常规的专业设置,让这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定制自己的培养方案。其实有的人说我的身份会比较跨界,学过物理,学过经济,后来又写小说。其实你仔细想想的话,科幻小说这个职业一定是跨界的,必须有科学的背景和文学的背景,这个身份必须要从两个专业的角度入手。未来其实会有很多这样的专业,它需要跨越我们现在很多的学科,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教育选择的能力,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定制自己所需要的学科教育。

  我的另一个设想是对于教育的理解。其实现在很多做新式教育的人大家都在做互联网平台,做很多非常棒的教育产品。我们在网上也能看到很多新式的教育视频和教育软件,但是其实我们想一想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产品吗?教育仅仅是公共福利吗?我们知道现在教育、公立学校教育都是由财政提供的这样一种教育福利,但是这个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教育的质量会仅仅取决于这个财政支出,如果财政困难,那么我们可能整体的教育水平都要下降。这样的话,整体的教育系统有一个约束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