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后疫情时期,面临国内外各种次生风险,经济环境变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依旧存在。外贸业,没有销路,关门潮如何破解?农产品,无法运送出去,如何解决?一道道现实的思考题摆在每一个商家面前。 疫情危机中,也要努力寻商机 面对疫情,我们既要像白岩松所说,需要重新定义新常态,接受“疫情下的正常日子”,又要积极思考出路、战术。事实上,疫情里的赛跑,才是真的生死时速,各行业里的进化并没有停止,危机中也自有商机。 以疫情期间面临滞销难题的生鲜农产品为例,“云卖货”促进了货畅其流。来自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农产品滞销信息线上收集发布平台累计收集发布农产品滞销信息5000余条,撮合销售滞销农产品3万余吨。其中,各大电商平台集中采购、直播销售、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农产品对冲疫情影响。 大年初三,京东收到了来自都江堰草莓基地的紧急求助信息。随后,京东利用直播,并借助其京喜和京东物流等业务优势,三天内,把草莓基地“搬”到了线上,并在一周后,成功解决了草莓基地的困境。此外,像辽宁丹东的草莓基地、山东寿光的蔬菜基地和广西巴马的香猪养殖基地也相继借助京东发起的“京源助农”项目,打开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线上消费,助力商家“疫”路俏销 也正是因为疫情,人们的消费需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社会零售总额1-2月下滑的同时,1-2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仍然实现了3%的增长,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1.5%,占比持续提升。对商家来说,线上消费的出现为之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路径。疫情过后,消费者培养起来的线上消费习惯也可能会进一步持续,线上消费的占比有望持续提高。 事实上,这段时间很多原本专注于线下的经营者,都开始将商品和服务搬到网上,他们或通过直播带货,或注重私域流量的建设和运营,不仅抵挡住了冲击,甚至开创了新的增长点。 为继续帮助国内商家更好地开展业务,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京东启动了“新国品计划”,首期将拿出价值12亿资源全力帮扶商家,从流量、营销、资金、运营、工具等五大方面带动其线上发展。以流量和营销支持为例,京东秒杀将长期推出“新国品计划”专属会场,为中国品牌提供快速增长的主阵地。京喜也将投入价值2亿资源,孵化、扶持1000个优质京喜厂牌,打造长线专项主题营销活动,在首页提供千万级曝光资源,618期间还将提供王牌频道“工厂直供”核心资源…… 多重举措并举势必将带来“乘数效应”,帮助商家迅速回血,根据“新国品计划”,百雀羚的护肤品、苏泊尔的小家电、AOC的显示器,潮牌李宁、5G先锋华为都赫然在列,以线上优势撬动线下精彩,以国货之光丰富百姓生活,京东这波操作可谓及时又到位。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曾介绍,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预计消费将逐步恢复。疫情不会改变我国消费长期稳定与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在这样消费向上的态势下,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后,京东启动的“新国品计划”,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让更多商家在逆境中寻求突围,进而将助力实现消费回补。即日起,打开京东APP搜索“新国品计划”,一起为国货打call!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