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电商资讯 查看内容
一汽奥迪携手抖音生活服务,官号直播“膨胀金”订单量破五万京东外卖四个月战绩:近200品牌销量破百万淘宝闪购500亿补贴撬动新增量 首周2318个非餐饮品类订单量翻倍韵达快递全系应用已完成鸿蒙化升级,打造智慧物流新范本杭州热到全国第一! 京东空调在浙江多地销量同比提升超过150%TikTok Shop在日本推出电商业务快手618购物节:全域经营驱动行业增长,成交破亿商品数同比增长475%复旦消费大数据:京东家电618占比超5成 小家电品类爆发式增长京东“电竞惊喜日”直播盛宴圆满落幕 电竞装备低至4折起引爆618京东《2025年企业办公采购趋势报告》发布 企业办公采购正经历重大变革抖音助力非遗文旅消费,泉州、汕头、揭阳成网友最爱去的非遗小城羊毛党618薅出新高度 用“京补合约”83元拿下iPhone 16 Pro抖音商城618超值狂补日来了,百大爆款好物限时加倍补天猫618第二波现货今晚开售,88VIP专享多重福利京东超市与飞熊领鲜达成战略合作 开辟国际肉类品牌在华销售新渠道武汉流星汇聚:挂牌上股交新四板,卓越实力引领,助力客户共创辉煌业绩京东心动购物季买Apple享超值加购 AppleCare+服务限时降至85折5月13日京东服饰美妆心动购物季全面开启 每满200减30、现货开卖不用等奢品特卖有多火:唯品会1.6折Coach被疯抢 高性价比成核心要素京东心动购物季活动火热来袭 用“京补合约”购手机低至9元

快递涨价为什么这么难?

2020-05-20 18:20:37 来自: 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

丰巢收费被抵制的同时,四通一达因变相提价也成为用户声讨的对象。

受顺丰控股带动,新一轮快递价格战于去年打响,并延续至今。5月18日晚间,最新披露的经营简报显示,2020年4月,顺丰控股、韵达股份、圆通速递快递业务单票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3.76%、33.54%、24.42%。

本就无力继续价格战的四通一达们,在疫情冲击之下,稍稍站稳脚跟便开始谋划集体涨价。

而最终取消涨价,表面看是因为大规模用户反对,根本原因还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当然,拥有业务量野心的顺丰控股,充当了那条鲶鱼。

所以说,垄断真可怕,市场还是需要有竞争啊。

为什么必须涨价?

2019年,为了解决业务量垫底及低水平增长的问题,突破业绩瓶颈,顺丰控股(002352.SZ)放下身段,争夺电商件,新一轮价格战打响。

从2019年6月开始,顺丰控股的单票收入出现持续同比下降趋势。2019年1月,公司单票收入25.01元,2020年1月为19.70元,同比下降5.31元;2020年4月,继续下降至18.82元。

2019年全年,公司快递业务单票收入21.93元,较2018年的23.26元,下降了1.33元;2020年前4个月,公司单票收入18.64元,较去年同期的23.73元,下降了5.09元。

不怕通达涨价,就怕顺丰降价。顺丰控股玩了票大的,其他快递公司不得不跟。

2019年,圆通速递(600233.SZ)快递业务单票收入2.95元,较2018年的3.44元,下降0.49元;2020年前4个月,公司单票收入2.58元,较去年同期的3.28元,下降0.70元。申通快递趋势同样如此。

韵达股份(002120.SZ)2018年下半年调整业务结构,快递全流程中的合并范围变大,导致2019年单票收入上升,这是特殊情况。

到了2020年,公司的单票收入同样是下降。2020年前4个月,公司快递业务单票收入2.50元,较上年同期的3.38元,下降0.88元。

四通一达单票收入本来就低,被迫降价叠加疫情影响,渐渐有点儿吃不消了,于是就有了5月初的集体涨价计划:四通一达等快递公司先后宣布,因全国高速公路恢复收费,将调整之前的快递服务价格优惠幅度。

虽然因用户抵制而纷纷取消,但快递公司们涨价的动机其实非常“单纯”:单票收入整体下降的同时,快递公司们的整体运营成本却在上升。

最典型的申通快递(002468.SZ),2017年-2019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8.45%、16.24%、10.3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四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8%、2.42%、3.16%。

这种“毛利降、费用升”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它们的盈利:2019年,韵达股份、圆通速递、申通快递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48.30%、13.42%、35.71%,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88%、-12.41%、-31.72%。

所以说,四通一达几乎到了不得不涨价的时候了。哪怕现在不涨,未来一段时间还是要涨,就算大张旗鼓涨价行不通,将来还是会静悄悄地涨。

为什么涨价这么难?

既然都到了必须涨价的地步,为什么四通一达5月初的计划还是没能推行下去?

市场竞争太过激烈,谁也不想在充分竞争的快递市场留下一个“割韭菜”的名声,被用户所抛弃。

虽然四通一达几乎都出自“桐庐帮”,崛起后也都投入阿里麾下,算是战略同盟,但竞争关系丝毫不会放松。作为上市公司,均有业绩压力,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谁都不会心慈手软。

资本亦是残酷的,即便是如此希望一统快递江湖的阿里,在这几家快递公司中,也是多有抉择。

阿里斥资近150亿元控股申通快递,但却在二级市场减持圆通速递。背景之一,就是圆通速递业绩不断下滑。

昔日龙头圆通速递,近年在六大快递公司中增速最慢,业务量从第一跌至第三,盈利能力垫底。2019年,圆通速递营业收入311.51亿元,同比增长13.42%,归母净利润16.68亿元,同比下降12.41%。

况且,市场增速不断下滑,增量市场开发越来越让步于存量市场争夺,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更加重了企业对于价格的忌惮。

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4%,增速连续3年下滑。2020年1-4月,全国快递业务量190.3亿件,同比增长11.5%;业务收入2254.9亿元,同比增长仅5.6%。

另一个重要变量是顺丰控股。

四通一达如果在这个时候退缩,强行提价,拒绝打价格战,就会把相当一部分市场拱手让给顺丰。

一旦顺丰在业务量上翻身,市场份额提升,加上它在单票收入上的压倒性优势,以及“快递+”业务的相对成功,将来必是四通一达甚至是阿里的心腹大患。

问题是,即便顺丰控股不断降价,近期单票收入同比下降幅度稳定在20%左右,2020年4月也高达18.82元,相比四通一达,仍然有相当大的活动空间。

但是,四通一达却没有多少降价空间了,这才是它们最担心和最棘手的事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