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网报道,1月15日晚,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在北京举行的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分别获颁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颁奖典礼在未来论坛2017年会现场举行。包括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成员、未来论坛理事会代表、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代表、诺贝尔奖得主代表在内的科学、产业、投资、传媒及艺术等各界嘉宾在现场见证了颁奖典礼的举行。 未来论坛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丁洪致欢迎辞。丁洪表示,评选委员会一致认为大奖结果代表了大中华地区的最高科学水平,委员们对于大奖将得到世界的认同并经受住时间考验充满信心。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以及物质科学奖捐赠人邓锋、吴亚军、吴鹰、徐小平,正式将大奖奖杯交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和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手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乔治·柏诺兹(J. Georg BEDNORZ)及克劳斯·冯·克利钦(Klaus Von KLITZING)在内的在场人士向获奖者表达了敬意与祝贺。 卢煜明在获奖致辞中表示,在中国众多卓越的科学家中,未来科学大奖选择了自己,感到非常荣幸。“我遇到了很多善良的导师。”卢煜明说道,“基因检测这项工作给了我无限的启发,让我能够在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薛其坤在获奖致辞中回顾了自己从小山村出发,到济南读大学、到曲阜工作、到日本留学、最后回到清华大学的历程。他认为,未来科学大奖所给予的不仅是一个奖项,更是人文情怀,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他深情地说,中国科学正处在黄金时代,其本人就是黄金时代的幸运者,未来科学大奖也在中国科学发展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此外,典礼现场还宣布设立了“未来科学大奖·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奖”这一全新奖项。在本次颁奖典礼上,未来论坛科学委员会委员李凯及田刚教授,与大奖捐赠人丁磊、江南春、马化腾、王强一道,共同宣布“未来科学大奖·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奖”正式设立。 未来论坛发起人及秘书长武红女士在讲话中特别感谢了所有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科学委员会成员以及一直以来支持并参与未来论坛科学公益活动的社会公众。武红表示,我们必须相信每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未来论坛将继续给热爱科学事业的人们带来希望、带来信心。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单项奖金100万美金,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被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2016年9月19日,大奖公布了首届获奖人名单。根据目前的奖金捐赠情况,未来科学大奖已确定新增“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项,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奖项范围,增加应用技术类奖项。
未来科学大奖得主亮相:科学是生命的一部分 另据中新网15日报道,两位未来科学大奖得主卢煜明、薛其坤15日还举行了媒体见面会。这也是自2016年9月获奖名单宣布后,两位获奖人首度同时公开亮相。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丁洪,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代表、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委员会主席高西庆,未来科学大奖全程监督机构、毕马威中国管理委员会委员邹俊等出席了本次媒体见面会。 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得主薛其坤指出,中国作为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当前对全球科学事业的贡献是不够的。未来科学大奖这种跨界联合的壮举,将对中国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薛其坤还专门指出了见面会现场的一个细节:“卢煜明教授和我被安排坐在最中间的位置上,可以看出组织者对科学家和科学发自内心的尊重。” “能够成为首位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我非常的感动。”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卢煜明表示,科学对其而言是一种爱好,是生命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可以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应用,则是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我们的产前诊断方法已经在全球90多个国家被应用,这给了我的团队极大安慰。”卢煜明说道。 见面会上,丁洪就未来科学大奖的评选理念和流程做了详细的介绍。丁洪表示,奖项的评选过程很漫长,持续了半年多时间,而且是在非常认真和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的。大奖科学委员会的科学家们把自己的信誉都押上去了。 “很多中国科学家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贡献,所以我们想让大众的注意力往科学家和科学教育的进步上做转移。”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未来论坛理事张磊表示,国与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发展水平的竞争,今后科学技术将取代商业模式,成为最重要的发展推动力。 邹俊表示,毕马威非常荣幸能够支持未来论坛的相关工作,毕马威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创新创业的探索,创新已上升为公司的全球战略,同时也是毕马威中国业务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得主薛其坤获奖致辞全文如下:
我叫薛其坤,薛宝钗的薛,薛定谔的薛。50多年以前,我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家乡非常贫穷。我就像一只小船从非常简单的地方出发,到济南读大学,到孔子的家乡曲阜工作。然后,来到了我们的首都北京读研究生。然后又东渡日本的仙台,和鲁迅先生做校友,留学、学习。然后又到美国做博士后。在地球上转了一圈以后,又落脚于北京,落脚于清华大学。今天我代表我的团队走到了这个崇高的舞台上。我想说能够登上这样的舞台,我是特别幸运的人。所以,我感激,我感恩。 我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特别是我的妈妈,她不识字。但是,她不但给这个小船赋予了生命,她让我识字,我还能说点英语。我感恩他们。 第二,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和我优秀的儿子。他们是我强大的后盾和精神力量。 我还要特别感谢今天来到现场的伙伴,像贾金锋、马旭村等,感谢多年像我一样勤奋、如兄弟姐妹般的伙伴们,以及我优秀的博士后和学生们。 我还要感谢我的合作者,理论上的,大家今天看到了首晟。还有我在国内外的合作者,他们在不同的阶段都帮助了我。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两位导师,陆华教授和Toshio Sakurai(樱井利夫)教授,他们在小船不好用的时候修理修理,使小船在关键的时候保持正确的方向。 很多人在我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