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买菜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儿。而随着时代变迁,如今人们获取食材的渠道和方式频频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在互联网和智能科技的赋能下,传统的线下买菜方式,被线上购物加速取代。拥挤嘈杂的菜市场、干净整洁的超市,被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即可买菜的方式替代。从正常发展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进化节奏——就像电子邮件取代写信、手机取代座机。 但如今近年来井喷发展的社区团购,却饱受诟病。依托社区和居民团体社交关系实现生鲜商品流通,社区团购俨然是一种全新的零售模式。其借助新冠疫情,蓬勃展开。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社区团购的种种弊端也显露无遗。近日多家社区团购企业总计被罚650万元,就为这种模式敲响了警钟。 顶格处罚!社区团购企业中招 社区团购,此次是直接被大招重创——伤害性极高,“侮辱性”也极强。因为这次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不仅被点名,更是被顶格处罚!据悉,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食享会等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其中,除食享会被罚款50万元外,其余四家社区团购企业分别处以150万元罚款。 事实上,此次处罚早就去年12月中下旬就已经有先兆。彼时,市场监管总局直接对五家社区团购企业立案调查。而在经过调查后,市场监管总局判定这几家社区团购企业存在多种违规、违法行为。 如,他们通过资金优势,采用巨额补贴的方式,存在以低于进货成本销售商品的“低价倾销”行为。这种行为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此外,这些社区团购企业还利用价格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这样的行为,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构成价格欺诈行为。 面对清楚的事实和高额的处罚,五家社区团购企业都表示接受并整改。但这还远远不是结束,因为处罚将彻底改变他们习以为常的策略,迫使其调整自身抢占市场的做法。警钟敲响之后,影响将是深远的。 拍手叫好下,社区团购应深度反思 在顶格处罚落地后,社区团购企业没有被舆论所“同情”,网友反而是拍手叫好。因为网友已经很清楚互联网企业的收割套路:先大量烧钱进行补贴,用低价吸引消费者,待消费者习惯这种模式后,再大幅加价“割韭菜”。 共享出行、共享充电宝、网购电影票等,皆是如此。这样的套路,最终受伤的还是消费者。说实话,这更像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投机取巧之举,是在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来进行所谓的模式创新。 而从整个市场来看,社区团购业务量爆发式增长,对菜市场、小商贩的正常经营活动冲击较大。一旦这些场所和从业者“消失”,社区团购未来就有可能更加肆意妄为。从法律层面看,这些社区团购企业有着海量的用户和较大的规模。他们的违规违法行为,有着严重的危害,更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看来,无论是从舆论角度,还是在市场方面,抑或法律维度,社区团购都站不住脚。整个社区团购的参与者都应该深度反思,自己为何“处处挨打”。 切忌急功近利,以科技创新做更好的事 急功近利,是对社区团购企业最好的描述。他们急于抢占市场、收割红利,却无视了更多人的利益。对此,人民日报曾发文劝诫社区团购企业: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不要痴迷于急功近利、不热衷于短期变现;在科技创新上要有更多担当、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为…… 这也表明,社区团购企业要虽然契合潮流所向,但也要用科技创新去做更好的事。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政府干预,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在社区团购与实体摊贩之间找寻一个平衡点,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届时,社区团购才能真正成为大众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新事物。(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