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评论]顺丰控股最近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财报,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26.2亿元,同比上涨27.07%;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9.89亿元,同比下滑209.01%。 综合早前的公开信息不难发现,这是顺丰上市以来单季首次出现亏损记录。 随后,有消息称,公司董事会收到财务负责人提交的工作调任通知,其因个人原因,申请自2021年4月24日起辞去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财务负责人、副总经理职务。 (截图自顺丰速运官网) 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有盈有亏,属于经营的正常现象,钉科技认为,顺丰此次受到多方关注,有三点主要原因: 其一,上市以来,顺丰还未出现过单季亏损记录; 其二,当前阶段,外界正在进一步见证物流业大发展,快递物流板正常情况块属于蓝筹,更不要说顺丰这种头部品牌; 其三,按顺丰的业务体量,投资者本身可能就叠加着顺丰用户的身份,顺丰的亏损,会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影响投资者身份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可能有后续会不会出现体验下降情况的担心,毕竟,顺丰在其解释中提到了人力、设备等维护成本提升的原因。 当然,对于顺丰而言,一季度的亏损可以算是一次预警。 直接来看,原因无非两方面,一是收入的收缩,二是支出的扩张。 从顺丰官方给出的理由来看,收入收缩,对应时效件增速放缓等内容;支出扩张对此次亏损的影响更深,对应新业务拓展的投入、春节高峰临时成本的激增,以及快递业务原有基础设施的改善。 钉科技认为,可以简单将上述内容重新归为两大类: 一是,为发展埋单。 就我之前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春节期间,顺丰提高快递员收入,自身就需要面对可能的亏钱局面。根据顺丰公告中说的“将有温度的员工关怀转化为生产力”来看,这是一项激励措施,是保发展的措施,顺丰的亏损,就是在为发展埋单。 新业务的开拓、设施的维护等等,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是,为竞争付费。 快递业的竞争,在趋向白热化,这从极兔超低价参与市场,受到行业企业“联合抵制”就能看得出来。相比极兔,京东带给顺丰的压力可能更大,因为京东物流一方面开放第三方服务,另一方面在效率方面直接对标顺丰,定价也突出比较优势。 从这里看,顺丰提高快递员待遇,优化设施、服务等等,也是为了更好地展开对外竞争,这就是为竞争付费。 无论是为发展埋单,还是为竞争付费,从积极的方面来说,顺丰都是在为未来投资,理论上说,有望带来投资者收益和用户体验的提升。留给顺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这些埋单和付费,在未来能不能给自身、给快递员群体、给伙伴、给用户真正创造价值。(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